[实用新型]客车安全顶窗可接近性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109196.7 | 申请日: | 2017-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0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汪晓旋;许中科;汪祖国;吴波勇;赵俊;杨浩;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 地址: | 44100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安全 顶窗可 接近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安全顶窗的测量装置,该装置也可用于其他场合的空间高度尺寸测量。
背景技术
客车安全顶窗是客车紧急情况下逃生的重要撤离舱口,作为客车安全结构中的重要内容,其可接近性与乘客逃生的可能性息息相关,在现行的GB13094-2007《客车结构安全要求》国家标准中并未对客车安全顶窗可接近性校核装置有详细图示说明,在即将重新修订实施的 GB 13094—201×《客车结构安全要求》报批稿中,对客车安全顶窗的校核装置有了明确的规定,并将强制实施。就目前而言,国内对客车安全顶窗可接近性测量基本利用钢卷尺类长度测量工具:方法简单,成本低、精度低,效率低,并且有些时候并不能完全满足新标准的测量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及测量精度高的客车安全顶窗可接近性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座、装于固定座上的伸缩支撑杆、装于伸缩支撑杆上的四棱台形支撑罩、套于伸缩支撑杆外部的活动套环,所述支撑罩包括位于顶部的顶部平面、连于顶部平面四周的中部伸缩杆、连于中部伸缩杆下部用于形成支撑罩的下平面的皮筋二,所述活动套环经皮筋一定位于支撑罩的下平面。
所述皮筋一为两根,两皮筋一的中部相对连于活动套环上,两皮筋一两端连接中部伸缩杆下部。
所述活动套环侧面均布有四个用于穿装皮筋一的圆环。
所述伸缩支撑杆和中部伸缩杆为多级伸缩杆结构,每级伸缩杆是单向旋转锁止结构。
所述伸缩支撑杆为三级伸缩结构,中间第二级杆上设有刻度线。
所述伸缩支撑杆底部可套进固定座内,伸缩支撑杆上部通过三向转接头一与顶部平面垂直连接。
所述顶部平面由上部支撑杆、上部法兰接头和三向转接头二螺纹连接组成。
所述中部伸缩杆下部还连有皮筋二,所述皮筋二形成四棱台形支撑罩的下平面。
所述中部伸缩杆下部即四个底角,各有两个夹角为90°用于连接皮筋二的圆环孔。
所述活动套环经皮筋一定位于支撑罩的下平面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部支撑杆、上部法兰接头和三向转接头安装形成的顶部平面指示客车安全顶窗的所在位置,伸缩支撑杆的高度通过上下伸缩调节,底部套入固定座内固定后旋转锁止。拉长四个中部伸缩杆,直到正四棱台的底面接触到座椅或相应的支撑件(含座椅扶手)为止,此时旋转锁止四个中部伸缩杆,读取伸缩支撑杆第二级上活动套环所指示的刻度,再加上伸缩支撑杆一二级连接处与顶部平面的距离从而得出安全顶窗距座椅或相应的支撑件(含座椅扶手)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上部支撑杆、上部法兰接头和三向转接头安装形成的顶部平面与车顶接触,同时底部固定座保证了高度测量的准确性,四个伸缩杆底角相连的皮筋能围成一个平面,也极大地方便了寻找安全顶窗下部可用支撑点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现行国家标准GB 13094-2007及GB 13094—201×《客车结构安全要求》报批稿规定全部车型的安全顶窗校核要求,有效解决现有测量方案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1、测量中采取先固定中间的伸缩支撑杆、再调节四根外围伸缩杆的方式,有效实现了一人便捷独立作业;2、所有的伸缩杆、上部支撑都是采用螺栓螺孔连接,不用时可拆卸、收缩,占用空间小,同时主体结构均采用不锈钢材料,重量轻,便于携带。3、刻度设置在伸缩支撑杆的中间一级,能有效地覆盖所有尺寸的测量,既保证了测量的范围又使测量人员操作方便。4、适用范围广,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上部法兰接头的主视图。
图4是上部法兰接头的俯视图。
图5是活动套环主视图。
图6是活动套环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未经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091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