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键锁车控制系统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8180.0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崔书超;王东生;王鲁蛟;孙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G07C9/00;E05F15/7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键锁车 控制系统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键锁车控制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消费者对整车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据统计,很多消费者下车之后忘记关闭天窗或者车辆四个车窗中的任意车窗就离开车辆,留下很多不安全隐患而导致车辆内部财物被盗,也有很多消费者锁车时忘记关闭小灯或者其他不需要点火开关控制的车载电器,这些车载电器长时间消耗蓄电池储存电量,导致下次开车时蓄电池亏电严重而无法启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键锁车的控制系统及汽车,从而实现在一键锁车后完全关闭车窗,并对全车断电的动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键锁车控制系统,包括:
CAN总线;
连接在所述CAN总线上的车身控制器、用电负载控制器和至少一车窗控制器;
与所述车身控制器无线连接的遥控钥匙;
设置在车窗玻璃上、通过信号线分别与所述车身控制器和所述车窗控制器连接的位置传感器;
以及与所述车窗控制器连接的车窗电机。
其中,所述用电负载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车身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车身控制器包括:信号接收器;与所述信号接收器连接的逻辑判断电路;与所述逻辑判断电路连接的第一CAN控制器以及与所述第一CAN控制器连接的第一CAN收发器。
其中,所述位置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逻辑判断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用电负载控制器包括第二CAN收发器,与所述第二CAN收发器连接的第二CAN控制器,与所述第二CAN控制器连接的用电负载控制电路,以及与所述用电负载控制电路连接的反馈电路。
其中,所述用电负载控制电路通过信号线与用电负载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一键锁车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按下遥控钥匙上的一键锁车按键,将锁车信号发送给所述车身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通过所述位置传感器反馈的所述车窗玻璃与车窗顶部的距离判断是否需要关闭车窗,通过用电负载控制器中的反馈电路反馈的电流值判断是否需要给用电负载断电,实现在锁车后,全部车窗关闭,以及全部用电负载断电,从而避免车辆内部财物被盗的安全隐患和下次开车时由于蓄电池亏电严重而无法启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键锁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身控制器,11-信号接收器,12-逻辑判断电路,13-第一CAN控制器,14-第一CAN收发器,2-遥控钥匙,3-用电负载控制器,31-第二CAN收发器,32-第二CAN控制器33-用电负载控制电路,34-反馈电路,41-左前门车窗控制器,42-左后门车窗控制器,43-右前门车窗控制器,44-右后门车窗控制器,45-天窗控制器,51-第一位置传感器,52-第二位置传感器,53-第三位置传感器,54-第四位置传感器,55-第五位置传感器,61-第一车窗电机,62-第二车窗电机,63-第三车窗电机,64-第四车窗电机,65-第五车窗电机,7-CAN总线,8-用电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键锁车控制系统,包括CAN总线7,连接在所述CAN总线7上的车身控制器1、用电负载控制器3和至少一车窗控制器;与所述车身控制器1无线连接的遥控钥匙2;设置在车窗玻璃上、通过信号线分别与所述车身控制器1和所述车窗控制器连接的位置传感器;以及与所述车窗控制器连接的车窗电机。
其中,所述车身控制器1包括:信号接收器11;与所述信号接收器11连接的逻辑判断电路12;与所述逻辑判断电路12连接的第一CAN控制器13,以及与所述第一CAN控制器13连接的第一CAN收发器14。
所述遥控钥匙2上设置有一键锁车的按键和信号发生器,若将所述一键锁车的按键按下,则所述信号发生器11被触发,所述信号发生器11产生一二进制的锁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81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的汽车显示控制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车身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