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隐形眼镜注液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5465.9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1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志宏 |
主分类号: | B29D11/00 | 分类号: | B29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4 | 代理人: | 揭玉斌,蔡志勇 |
地址: | 13211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形眼镜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隐形眼镜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隐形眼镜注液成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手机登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在工作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地接触各种带显示屏的设备,因使用此类电子产品设备时的光线强度不同,对人们的视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人们用眼强度和用眼时间的增加,佩戴眼镜的人数也逐渐增多,未免普通眼镜佩戴所产生的外在形象等方面的影响,隐形眼镜因其在视力矫正以及美化方面的作用而愈来愈受人们欢迎。
目前,隐形眼镜制造工艺主要有三种:离心浇铸旋转成型法、车削工艺法和模压成型法,其中,模压成型法为近期新兴的一种隐形眼镜成型工艺。现有模压成型法制备隐形眼镜过程中,多使用高分子聚合物等液态材料制作,通常先对模具进行人工除尘再采用手动注液的方式进行;人工手动注液过程中,先将适量的液体注入到凹模具中,然后把凸模具放置到凹模具中进行压合,压出具有隐形眼镜镜片外形的初级镜片模型,再经加热至指定温度成型,而后再经水淬和灭菌等程序,即成为可配戴的镜片。
在上述模压成型法制备隐形眼镜过程中,除尘、注液和压合的过程完全由人工完成,因不同工作人员操作的个体差异,存在很多缺陷,如液体原料的注液量无法达到标准要求,压合的紧密程度无法确定且规格不一致,以及压合后的镜片转移到烘箱的间隔时间不一致等,上述缺陷导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因镜片的成型效果受空气洁净度的影响较大,因人员差异及操作标准不一极易导致不确定性杂质掺杂到成型镜片中,从而使隐形眼镜的成品率受到影响;此外,加热定型的过程通常是将一定数量的注液压合后的模具统一放入一个小型烘箱内进行加热,人工操作中由于注液压合后产品的堆积而不能及时放入烘箱加热,导致不同产品的成型效果也各不相同,从而使隐形眼镜镜片的品质不一致,生产效率和合格率均比较低。
因此,亟需研究开发出更优的设备,以更优的方法,提高隐形眼镜镜片的生产率和合格率,保障镜片的品质与标准统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隐形眼镜注液成型机,实现注液成型自动化作业,节省人力成本,减小误差,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隐形眼镜注液成型机,包括支撑机构、以及在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的凹模具分装系统、注液系统、凸模具压合系统、旋转控制系统、下料系统、固化成型系统。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形眼镜注液成型机中,所述隐形眼镜注液成型机还包括空气过滤系统,所述空气过滤系统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顶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形眼镜注液成型机中,所述固化成型系统为烘干系统,所述烘干系统包括传送带、烘箱和接收装置,所述传送带邻近所述下料系统设置,所述传送带横穿烘箱内部设置,所述接收装置与所述烘箱相连接,所述接收装置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下方。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形眼镜注液成型机中,所述凹模具分装系统包括相连接的凹模具传送装置、凹模具分离装置、凹模具运送装置,其中,所述凹模具传送装置包括凹模具振动盘和凹模具输送导轨,所述凹模具输送导轨设置在所述凹模具振动盘的出口处,所述凹模具输送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凹模具分离装置与所述凹模具输送导轨相连接,所述凹模具运送装置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连接;所述注液系统包括注液泵、注液管、注液管移动机构和注液管固定机构,所述注液管与所述注液泵相连接,所述注液管固定机构与所述注液管移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注液管穿设在所述注液管固定机构中;所述凸模具压合系统包括凸模具传送装置、凸模具分离装置、凸模具翻转装置、凸模具运送装置,其中,所述凸模具传送装置包括凸模具振动盘和凸模具输送带,所述凸模具输送带设置在所述凸模具振动盘的出口处,所述凸模具输送带套设在凸模具输送带支撑结构上,所述凸模具输送带支撑结构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连接,所述凸模具分离装置与所述凸模具输送带支撑结构相连接,所述凸模具翻转装置通过翻转部固定架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连接,凸模具运送装置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连接;所述旋转控制系统包括旋转盘及在所述旋转盘上设置的操作板,在所述操作板上设置有模具操作工位;所述下料系统包括顶起装置和拾取装置,所述顶起装置和拾取装置分别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志宏,未经周志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54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尼龙薄壁制品加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包布机包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