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密封性的液压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90524.3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3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501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密封性 液压 管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管接头,尤其是指一种提高密封性的液压管接头。
背景技术
液压管接头作为液压系统管路中的常用配件,主要用于液压管件之间过渡连接,现有的液压管接头本体密封性较差,一般需要配套相对应的组合密封圈。
组合密封垫圈是液压系统的重要辅助元件,主要用于液压系统阀块、油缸等油口与液压管接头螺纹连接处的端面静密封,主要功能是防止液压系统油液外漏。传统的组合密封垫圈由橡胶圈和金属环整体粘合硫化而成,其缺点是:橡胶圈不耐高温、高压,易腐蚀,硬度较低,使用较短时间后即破损造成液压系统油液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密封性的液压管接头,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液压管接头上的组合密封垫圈不耐高温、高压,易腐蚀,硬度较低,易破损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密封性的液压管接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外部液压设备连接的螺纹接口,所述螺纹接口的外部套设有一组合密封垫圈,所述组合密封垫圈包括一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以及一套设在该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外圈上的金属保持环,所述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一端面与所述本体相抵接、另一端面可与所述外部液压设备相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保持环以过渡配合的方式套设在所述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的外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保持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的组合密封垫圈橡胶圈不耐高温、高压,易腐蚀,易漏油等问题,提高液压系统管路密封效果,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
2、在本实用新型中,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通过其两个端面起主要的密封作用,金属保持环用于防止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产生变形使密封失效,两者相辅相成,耐高温、耐高压、硬度高,且与各种液压介质相容性好,不会产生腐蚀导致破损,密封可靠性高。
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金属保持环与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的连接方式为过渡配合,使得当金属保持环或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损坏或老化时,用户可以仅更换其中一个部件,而无需整个组合密封垫圈一起更换,既方便拆卸,而且减少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所述组合密封垫圈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组合密封垫圈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提高密封性的液压管接头,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外部液压设备2连接的螺纹接口11,所述螺纹接口11的外部套设有一组合密封垫圈3,所述组合密封垫圈3包括一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31以及一套设在该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31外圈上的金属保持环32,其中,该金属保持环3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31一端面与所述本体1相抵接、另一端面可与所述外部液压设备2相抵接。通过设置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31,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的组合密封垫圈2橡胶圈不耐高温、高压,易腐蚀,易漏油等问题,提高液压系统管路密封效果,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中,主要通过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的两个端面起密封作用,金属保持环用于防止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产生变形使密封失效,两者相辅相成,能达到耐高温、耐高压、硬度高的效果,且与各种液压介质相容性好,不会产生腐蚀导致破损,密封可靠性高。
参照图1、图2和图3。金属保持环32以过渡配合的方式套设在所述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31的外圈上。过渡配合指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此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通过设置金属保持环32与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31的连接方式为过渡配合,使得当金属保持环32或环形聚四氟乙烯垫圈31损坏或老化时,用户可以仅更换其中一个部件,而无需整个组合密封垫圈3一起更换,既方便拆卸,而且减少了维修成本。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905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限位式玻璃钢管道连接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靠的进出水管固定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