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波动仿生机器鱼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9136.3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4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宋要斌;苗新敏;舒瑞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梁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3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动 仿生 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仿生机器鱼,具体是一种波动仿生机器鱼。
背景技术
现有的仿生机械鱼多是用于各种水质检测,同时也可以用于游乐场、湖泊等作为观赏性的物件,并配以检测装置,不仅美观,还很实用。但是现有的仿生鱼的观赏效果非常单一,常常为静态,长时间以同一个姿势矗立在同一个地方容易视觉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动仿生机器鱼,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波动仿生机器鱼,包括气囊、微型气泵、控制模块、电磁阀、喷头、仿生壳体、单向阀和储水罐,所述仿生壳体的内部设置隔板,隔板将仿生壳体的内部分割成彼此封闭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而仿生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水孔,而隔板的下侧面固定安装一个气囊,所述隔板的上侧面固定安装有微型气泵和电磁阀,微型气泵通过带单向阀的管道连接气囊的进气端口,而气囊的排气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电磁阀的输入端,而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储水罐的底部进气端口,储水罐设置与气囊下方的仿生壳体内,所述储水罐的底部进水口连接一个单向阀,而储水罐的顶部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仿生壳体头部顶端的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仿生壳体的尾部下方设置舵板,舵板的内侧设置正对其的扇叶,舵板通过连杆连接步进电机的输出轴,扇叶连接行走电机的输出轴,其中行走电机固定在仿生壳体底部设置的密封仓内,而步进电机固定连接在仿生壳体的上半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仿生壳体的上半部分内侧固定连接控制模块的壳体,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步进电机、行走电机、微型气泵和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道与隔板上用于穿设管道的通孔之间设置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是通过仿生壳体模仿鲸鱼,并且利用微型气泵为气囊打气加压,当需要表演鲸鱼喷水的节目是,控制电磁阀打开并保持微型气泵工作,即可将储水罐中的水和气体一起从喷头喷出,达到完美的观赏效果,同时本实用可以移动,提高了趣味性;同时本实用通过控制气囊的膨胀控制排水量,实现整个装置在水中起伏,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波动仿生机器鱼,包括气囊4、微型气泵5、控制模块6、电磁阀7、喷头8、仿生壳体9、单向阀10和储水罐11,所述仿生壳体9的内部设置隔板2,隔板2将仿生壳体9的内部分割成彼此封闭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而仿生壳体9的底部设有进水孔,从而使得水能进入部分(下水后进行抽气处理,保证水进入),以使得仿生壳体下沉一定位置,而隔板2的下侧面固定安装一个气囊4,通过气囊4和仿生壳体9上半部分的空间实现整个装置漂浮。
所述隔板2的上侧面固定安装有微型气泵5和电磁阀7,微型气泵5通过带单向阀10的管道连接气囊4的进气端口,从而控制气囊4的膨胀,而气囊4的排气端口通过管道连接电磁阀7的输入端,而电磁阀7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储水罐11的底部进气端口,储水罐11设置与气囊4下方的仿生壳体内,所述储水罐11的底部进水口连接一个单向阀10,而储水罐11的顶部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仿生壳体9头部顶端的喷头8,从而利用气体带动液体实现喷射的效果,模拟鲸鱼喷水,其中管道与隔板2上用于穿设管道的通孔之间设置密封圈,保证上半部分的干燥。
所述仿生壳体9的尾部下方设置舵板13,舵板13的内侧设置正对其的扇叶12,舵板13通过连杆连接步进电机1的输出轴,扇叶12连接行走电机3的输出轴,其中行走电机3固定在仿生壳体9底部设置的密封仓内,而步进电机1固定连接在仿生壳体9的上半部分,从而实现水中的行走和转向。
所述仿生壳体9的上半部分内侧固定连接控制模块的壳体,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步进电机1、行走电机3、微型气泵5和电磁阀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梁学院,未经吕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9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