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液晶模组亮度的背光源薄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88735.3 | 申请日: | 2017-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1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洋威;王惠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海星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何承鑫 |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工***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液晶 模组 亮度 背光源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模组中的薄膜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液晶模组亮度的背光源薄膜。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的液晶模组(LCM)中的背光源,其背光源薄膜为一种厚度为0.10毫米的白色透光薄膜,薄膜正面备双面胶的两层结构(如图1所示),背光源组成半成品后,通过扩散膜和增光膜叠加到薄膜之上,可以改善LED光源直接传播到背光的增光膜表面出现的漏光现象。但是,其薄膜结构无法改善LED光源传播到导光板造成的漏光现象,因为薄膜反面未备有胶,导光板与胶框有间隙,导致LED光源泄露未被导光板锯齿充分吸收利用,造成液晶模组亮度偏低不达标,背光亮度、目视效果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液晶模组亮度的背光源薄膜,在不增加LED颗数或提升单颗LED功率前提下提升背光亮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液晶模组亮度的背光源薄膜,所述背光源薄膜不透光,为两面带胶三层结构;其中,第一层为黑白双面胶,中间层为透明薄膜基材,第三层为TESA双面胶和黑色玛拉胶;所述黑白双面胶的黑面粘接透明薄膜基材,透明薄膜基材一端边缘粘接TESA双面胶,透明薄膜基材另一端边缘粘接黑色玛拉胶,且TESA双面胶和黑色玛拉胶相互平行。
所述TESA双面胶和黑色玛拉胶的厚度相同。
所述背光源薄膜的厚度为0.10~0.1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的LCM液晶模组中背光源薄膜设计,更改为两面带胶三层结构,且薄膜不透光。相比之下,后者使液晶模组背光亮度维持提升30%~40%,液晶模组整体显示效果更佳,同时灯前显示效果更加匀称,增加产品使用寿命。背光制程通过率由60%~80%可提升到99%以上,避免了背光制程因亮度、显示效果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而导致产品重工、物料报废和人工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背光源薄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薄膜设计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薄膜设计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薄膜设计示意图的左视图。
附图说明:1-黑白双面胶,2-透明薄膜基材,3-TESA双面胶,4-黑色玛拉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结构。
由图2至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薄膜设计为两面带胶三层结构;第一层为黑白双面胶1,中间层为透明薄膜基材2,第三层为TESA双面胶3和黑色玛拉胶4;所述黑白双面胶1的黑面粘接透明薄膜基材2,透明薄膜基材2一端边缘粘接TESA双面胶3,透明薄膜基材2另一端边缘粘接黑色玛拉胶4,且TESA双面胶3和黑色玛拉胶4相互平行。
优选地,第一层黑白双面胶1的厚度为0.03mm;
优选地,中间层透明薄膜基材2的厚度为0.05mm;
优选地,第三层TESA双面胶3和黑色玛拉胶4的厚度均为0.05mm。
该设计实现了薄膜不透光结构,背光源薄膜贴附的步骤包括:
1. 将背光源薄膜中第一层黑白双面胶1的白面贴附胶框后,能够改善LED光源穿透胶框而造成背光灯漏光等缺陷;
2. 然后将第三层TESA双面胶3的另外一面粘接导光板,导光板与胶框之间不会因任何条件而产生间隙,胶框内的LED光源也不会发生泄露,光源被充分利用传播到导光板锯齿内,使光源强度不会衰减,从而提升液晶模组背光亮度;而黑色玛拉胶4是用来更好均匀灯前及整体效果,可以弥补导光板灯前效果差的缺陷,使LED光源不会传播到导光板表面,使背光灯前效果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背光源薄膜双面制备双面胶后,克服了传统的背光源薄膜反面未备有胶,导光板与胶框有间隙,导致LED光源泄露未被导光板锯齿充分吸收利用,造成液晶模组亮度偏低不达标,目视效果不好等缺点,使液晶模组背光亮度会较更改前维持提升30%~40% ,灯前及整体显示效果更佳,增加产品使用寿命,降低物料成本,满足客户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简单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海星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海星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87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