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碰撞机器人画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4261.5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6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民;高喜飞;孔锐;胡令冲;张宏瑞;莫建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D3/00 | 分类号: | B44D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卢登涛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碰撞 机器人 画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画笔,尤其是一种防碰撞机器人画笔。
背景技术
使用机器人进行绘画作业,是机器人应用的一个新兴项目。机器人绘画作业的流程包括:1)通过离线编程及其他方法生成绘画程序;2)执行绘画作业。
画笔作为其中的执行工具,对绘画成品与绘画程序的一致性,以及作业过程的安全,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当前机器人绘画作业使用的画笔,主要有两个问题:
1)作业时笔尖有摆动,不能精确执行绘画程序指令;
2)笔尖作业时是刚性接触,易碰撞,一方面易导致笔尖受到撞击而降低画笔寿命,同时易损坏绘画使用的画纸、画板等材料;另一方面,对画纸或画板等材料的装夹精度要求高,在画纸、画板装夹不平时,易导致绘画成品线条颜色深浅不一,需要通过编程操作加以补偿,提高了对于机器人操作水平的要求,不利于机器人绘画应用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碰撞机器人画笔。
一种防碰撞机器人画笔,包括与机器人末端连接的连接块、弹簧导向柱、弹簧、笔筒、笔芯、笔帽;弹簧一端套在笔芯顶部,另一端套在弹簧导向柱上,笔芯插入笔筒内,使弹簧导向柱的另一端顶在笔筒盲孔底部,所述连接块连接笔筒的顶端,所述笔帽连接笔筒的底端;所述笔芯的端部为笔尖,笔尖突出于笔帽的尖端。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设有螺纹接口、定位销接口,定位销接口内设有定位销,通过定位销实现精确定位,连接块通过螺纹接口与笔筒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笔筒为中空圆柱,内部有盲孔,盲孔直径与笔芯外径配合。
优选地,所述笔帽的尖端设有与笔芯的笔尖配合的小孔,笔帽内设有锥形导向结构与笔芯前部的锥形结构适配。
优选地,所述弹簧导向柱一端插入弹簧内部,弹簧导向柱确保弹簧只有轴向压缩且不会弯曲变形或脱落。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弹簧能够实现一定距离的缓冲,同时使笔尖与画板(或画纸)紧密接触,保证线条流畅。
弹簧导向柱一端插入弹簧内部,弹簧导向柱确保弹簧只有轴向压缩且不会弯曲变形或脱落。
画笔为分体式构造,能够快速便捷的拆卸笔帽,替换内置的笔芯。
笔帽尖端与笔尖配合的孔加工精度高,与笔尖配合紧密,保证笔尖能够精确执行绘画程序指令。
附图说明
图1为防碰撞机器人画笔爆炸图。
图2为防碰撞机器人画笔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区别视角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侧视图。
图5为防碰撞机器人画笔工作示意图。
图中,1、笔筒,2、笔帽,3、弹簧导向柱,4、连接块,5、弹簧,6、笔芯,7、机器人,8、连接法兰,9、画笔,10、画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至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防碰撞机器人画笔,包括与机器人7末端连接的连接块4、弹簧导向柱3、弹簧5、笔筒1、笔芯6、笔帽2;弹簧5一端套在笔芯6顶部,另一端套在弹簧导向柱3上,笔芯6插入笔筒1内,使弹簧导向柱3的另一端顶在笔筒1盲孔底部,所述连接块4连接笔筒1的顶端,所述笔帽2连接笔筒1的底端;所述笔芯6的端部为笔尖,笔尖突出于笔帽2的尖端。
连接块4设有螺纹接口、定位销接口,定位销接口内设有定位销,通过定位销实现精确定位,保证较高的重复定位精度;连接块4通过螺纹接口与笔筒1螺纹连接,保证安装牢固性、精确性的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笔筒1为中空圆柱,内部有盲孔,盲孔直径与笔芯6外径配合。
笔帽2的尖端设有与笔芯6的笔尖配合的小孔,笔帽2内设有锥形导向结构与笔芯6前部的锥形结构适配。
弹簧导向柱3一端插入弹簧5内部,弹簧导向柱3确保弹簧5只有轴向压缩且不会弯曲变形或脱落。弹簧选用中等挠度、细簧丝弹簧,在具备一定刚性的同时,能够在外力作用时做出敏感反应;实现了笔尖与画板10(或画纸)弹性接触,在由于操作失误、程序错误而导致画笔在轴线方向发生碰撞时,能够实现一定距离的缓冲,同时使笔尖与画板(或画纸)紧密接触,保证线条流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济宁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4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作营养主粮饼干的方法
- 下一篇:青稞蕨麻饼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