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进气压力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4287.1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6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孙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曹政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压力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台架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压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设计制造厂家在开发过程均需要做台架试验,但是台架测试工况不能体现所有用户使用工况,例如高原低气压环境。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针对发动机在高原低气压环境下使用时性能不足问题,通常主机厂的做法是发动机匹配整车上进行高原试验主观评价,但不能测得测试过程发动机动力输出数据。而且发动机车辆在高原地区动力不足也是一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发动机进气口压力,满足对应海拔高度的大气压力值,从而得到发动机在此状态下的动力输出值的发动机进气压力调节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进气压力调节装置,具有:
发动机和测功机,所述测功机与发动机连接;
蝶阀,其与发动机进气口连接;
电机执行器及电子信号采集反馈单元;电机执行器与蝶阀阀芯一端连接,电子信号采集反馈单元与阀芯另外一端连接;
电子控制单元和电子调节器,电子调节器、电机执行器、电子信号采集反馈单元均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
电源,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
温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进气口内。
所述电源为12V直流电源。
所述蝶阀通过安装法兰连接在发动机进气口。
蝶阀初始状态为常开状态,没有调节信号输入时对发动机进气没有影响。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测试过程中,调节发动机进气口压力,满足对应海拔高度的大气压力值,从而得到发动机在此状态下的动力输出值,模拟高原使用压力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发动机进气压力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测功机,2、发动机,3、发动机进气系统,4、电机执行器及电子信号采集反馈单元,5、温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6、电子控制单元,7、电子调节器,8、直流开关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发动机进气压力调节装置,具有:
发动机和测功机,测功机与发动机连接;
蝶阀,其与发动机进气口连接;
电机执行器及电子信号采集反馈单元;电机执行器与蝶阀阀芯一端连接,电子信号采集反馈单元与阀芯另外一端连接;
电子控制单元和电子调节器,电子调节器、电机执行器、电子信号采集反馈单元均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
电源,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
温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均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温度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进气口内。
电源为12V直流电源。
蝶阀通过安装法兰连接在发动机进气口。
蝶阀初始状态为常开状态,没有调节信号输入时对发动机进气没有影响。
装置工作原理
(1)初始状态:
图1中碟片阀体处于打开状态,电机未得电工作,电子控制单元无信号输入与输出。
图1中电子调节器处于初始位置;电源打开。
(2)设备工作前自检
每次试验前,需要对设备状态进行检测,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在电子控制单元内,设置了自检程序,每次试验前,电子控制单元通电后自动控制碟阀从全开逐步关闭到全关,然后再恢复至全开,电子信号采集单元检测阀体位置并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设备将有如下执行动作:
①电子控制单元输出信号;
②碟片阀装置根据信号逐步关闭阀片,碟片阀装置中的电子信号采集反馈单元检测阀片开度信号反馈至电子控制单元;
③电子控制单元对比输出与反馈信号是否一致,完成一次自检,时间为2s。
(3)工作调节过程
试验开始时,启动发动机正常运转后开始:
①调节发动机转速至测试转速,记录发动机性能参数;
②根据表1标准大气压力与海拔高度对照表查得所需试验环境相应的进气压力;
③调节电子调节器,碟片阀逐渐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42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