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源驱动电路、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2223.8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7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赵青青;朱俊锋;张新城;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2153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源 驱动 电路 背光 模组 以及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驱动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具有节能、寿命长以及驱动电压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如阅读灯、装饰照明灯以及液晶显示装置等。
发光二极管工作过程中,其电流特性远强于其电压特性。因此,在实际设计时,多采用恒流电压为多颗彼此串联的发光二极管进行供电。图1为现有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中背光源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模块10和与该驱动模块10电连接的多个发光支线11,各发光支线11包括串联的多个发光二极管12,不同的发光支线11相互并联。
对于这种结构的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当其中某一颗发光二极管因损坏而断路,则该发光二极管所属的发光支线同时形成断路,造成该发光支线上的各发光二极管均无法正常发光。无疑,这会对包含该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造成影响,如降低显示装置进行图像显示时的对比度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以实现当背光源驱动电路中某一颗发光二极管断路时,其它发光二极管仍能正常发光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该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电连接至少一个发光支线,所述发光支线包括串联的多个发光二极管;
采样模块,设置在所述发光支线上;
补偿模块,所述补偿模块包括控制器和多个光电耦合器,各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入回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各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出回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并联设置,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采样模块的至少一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采样模块为采样电阻,所述采样电阻与所述发光支线中的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并联设置。
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光电耦合器与至少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作为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所述第一三极管为光电三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并作为第一输出端与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光支线中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第二输出端与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光支线中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还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作为第二输出端,与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光支线中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发光支线上的所述各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参数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耦合器还包括保护电阻,所述保护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保护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器对应的所述发光支线中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背光源驱动电路中增设采样模块和补偿模块,利于采样模块判断当前发光支线是否为断路,若当前发光支线为断路,利于补偿模块对电路进行修复,解决了现有的背光源驱动电路中当其中某一颗发光二极管因损坏而断路,造成该发光二极管所属的发光支线上的各发光二极管均无法正常发光,进而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的问题,实现了当背光源驱动电路中某一颗发光二极管断路时,其它发光二极管仍能正常发光的目的,这样设计可以将某一颗发光二极管断路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虚线区域A的放大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22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产养殖漏电预警控制箱
- 下一篇:地区电网故障录波装置远程维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