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源驱动电路、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2223.8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7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赵青青;朱俊锋;张新城;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2153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源 驱动 电路 背光 模组 以及 显示装置 | ||
1.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电连接至少一个发光支线,所述发光支线包括串联的多个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采样模块,设置在所述发光支线上;
补偿模块,所述补偿模块包括控制器和多个光电耦合器,各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入回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各所述光电耦合器的输出回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并联设置,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采样模块的至少一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模块为采样电阻,所述采样电阻与所述发光支线中的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并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光电耦合器与至少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器与所述发光二极管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作为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所述第一三极管为光电三极管;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并作为第一输出端与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光支线中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第二输出端,与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光支线中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器还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作为第二输出端与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光支线中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发光支线上的所述各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参数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器还包括保护电阻,所述保护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保护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光电耦合器对应的所述发光支线中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
9.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22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产养殖漏电预警控制箱
- 下一篇:地区电网故障录波装置远程维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