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电机纯电动驱动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4868.7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9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生;王印束;王兴;刘小伟;李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0K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贾东东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电动 驱动 系统 使用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机纯电动驱动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纯电动车辆驱动系统包括两种:一种为单电机直驱构型,这种构型结构和控制策略均较简单,容易实现;另一种为轮边电机驱动,这种构型是驱动电机布置在半轴上,省去传统车辆驱动后桥,相比于单电机直驱构型,该构型可实现车辆低地板布置,提升车辆使用空间,但控制策略较为复杂。以上两种构型均可实现纯电动车辆正常行驶功能。但是,由于电机扭矩特性导致单电机直驱构型无法使用一款电机即可使车辆在高车速和大爬坡工况下电机均处于高效区。为保证车辆爬坡能力,需使用一款大扭矩电机,但在车辆高速行驶时电机驱动扭矩较小,电机处于低效率区,导致车辆电耗高;使用小扭矩电机的话,又使得车辆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弱。而轮边驱动系统由于要使用较多的电机,并且针对每个电机都需要较大速比的减速机构,整体成本较高。
申请公布号为CN10585704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双电机-单行星排动力装置及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单行星排,单行星排的太阳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齿圈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后传动连接,单行星排的行星架作为输出端与输出轴传动连接,两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设有用于对相应输出轴后进行单独锁止的锁止装置。利用不同的锁止装置分别对两电机的输出轴进行锁止、解锁控制,实现第一电机单独驱动、第二电机单独驱动及两电机耦合驱动的纯电动驱动模式。这种利用锁止离合器对电机输出轴进行锁止的模式,虽然可以中断前后电机之间的动力联系,但无法中断前后电机的机械联系,会增大单电机驱动模式下的摩擦损耗和弱磁损耗,增加能耗,降低整车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机纯电动驱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仅中断前后电机之间动力联系但未切断前后电机之间的机械联系所带来的单电机驱动模式下能耗增加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纯电动驱动系统的电动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电机纯电动驱动系统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电机纯电动驱动系统,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系统输出轴,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一、第二行星排,第一行星排的输入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行星排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离合器与系统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行星排的输入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行星排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离合器与系统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排的太阳轮为所述第一行星排的输入端,第一行星排的齿圈为所述第一行星排的输出端,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为用于固设于相应车体上的固定行星架。
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为所述第二行星排的输入端,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为所述第二行星排的输出端,第二行星排的齿圈为用于固设于相应车体上的固定齿圈。
所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沿系统输出轴轴向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二驱动电机及系统输出轴均同轴布置,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为空心轴,系统输出轴穿过所述空心轴布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使用上述双电机纯电动驱动系统的电动汽车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包括车体,车体上设有驱动车桥和双电机纯电动驱动系统,双电机纯电动驱动系统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及系统输出轴,系统输出轴与驱动车桥传动连接,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一、第二行星排,第一行星排的输入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行星排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离合器与系统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行星排的输入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行星排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离合器与系统输出轴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行星排的太阳轮为所述第一行星排的输入端,第一行星排的齿圈为所述第一行星排的输出端,第一行星排的行星架为固设于所述车体上的固定行星架。
所述第二行星排的太阳轮为所述第二行星排的输入端,第二行星排的行星架为所述第二行星排的输出端,第二行星排的齿圈为固设于所述车体上的固定齿圈。
所述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沿系统输出轴轴向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二驱动电机及系统输出轴均同轴布置,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为空心轴,系统输出轴穿过所述空心轴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48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