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块化拼装式钢混组合涵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1805.6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8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高昌;常福宽;赵建邦;朱洪亮;王文光;刘小健;徐超;王学军;平静芳;邢智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王云峰 |
地址: | 03001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拼装 式钢混 组合 | ||
1.一种模块化拼装式钢混组合涵,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1),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其拼接的钢筋混凝土侧墙(2),钢筋混凝土侧墙(2)的底端均设置有若干前后分布的预留实心钢棒(3),钢筋混凝土底板(1)上端设置有预留实心钢棒(3)插入其内的预留孔(4),钢筋混凝土底板(1)与钢筋混凝土侧墙(2)之间设置有防水层(5),两钢筋混凝土侧墙(2)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半圆弧钢波纹板(6),半圆弧钢波纹板(6)的下端均设置有钢波纹垫板(7),钢波纹垫板(7)上设置有与钢筋混凝土侧墙(2)连接的高强螺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拼装式钢混组合涵,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侧墙(2)是由两块前后分布的侧墙本体(9)组成的,前侧侧墙本体(9)的后端设置有后端厚度小于前端厚度的锥状凸起块(10),锥状凸起块(10)的后端为圆弧状结构,后侧侧墙本体(9)的前端设置有与锥状凸起块(10)配合的锥状凹槽(11),锥状凹槽(11)的后端设置有与锥状凸起块(10)紧贴的橡胶止水条(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未经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18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成卷机
- 下一篇:一种连续整形机的上料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