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室全热交换除湿风道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51846.7 | 申请日: | 2017-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2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A01G9/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 代理人: | 李婷,张明 |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室 热交换 除湿 风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全热交换除湿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室全热交换除湿风道管系统。
背景技术
全热交换机是近年来通风换热工程中开始逐步采用的技术,目前的全热交换机均采用将换热组件集成在换热机内,利用排风和新风的交叉流动实现空气热量的交换,并通过采用塑料换热芯或纸质换热芯达到换热或加湿的通风换气目的。调控后的空气再通过通风管路输送室内的不同区域。
从全热交换机及其背景分析可知,现有的全热交换机由于将换热芯集成到了机体箱内,因此换热芯的换热容积收到了极大的限制;而且由于换热芯承受风压较大,因此需要定期更换;再次,空气经过交换机后仍需敷装出回风管路,因此总体造价较高。对于我国的温室产业来说,全热交换通风技术发展至今,亟待一次建造材料和建造方法的颠覆性革命,亟待发明一种既能够最大可能地成本快速建造,又能够具有足够的换热性能,而且能够同时具有较强除湿性能的创新全热交换除湿系统工艺和专用化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室全热交换除湿风道管系统,通过对排风和新风的热量交换完成温室的新风导入和湿热空气的排除。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室全热交换除湿风道管系统,包括设置在温室内部的全热交换除湿系统,所述的温室包括前墙、后墙以及支撑在前墙、后墙顶部的温室骨架,所述的全热交换除湿系统设置在温室内的顶部,全热交换除湿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新风导风管、新风风管以及湿热风管,其中:
新风风管和湿热风管平行设置且两根风管上有一段内部连通,在湿热风管内部设置有全热交换层,湿热风管上安装有湿热风驱动风机,新风导风管和新风风管之间通过新风驱动风机连接,新风风管、湿热风管均有一端穿出温室的山墙。
进一步地,所述的全热交换层设置在湿热风管中与新风风管连通的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的温室骨架的横截面为折线形结构,包括上升段和下降段,上升段的前端支撑在前墙上,下降段的末端支撑在后墙上;在上升段和下降段之间设置有支撑梁,支撑梁上设置有主动采光驱动系统;
所述的温室骨架的上升段上覆盖的屋面为活动屋面,活动屋面的一端铰接在温室骨架上,活动屋面的另一端通过齿轮齿条副与所述的主动采光驱动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全热交换除湿系统安装在支撑梁上,或安装在温室的后墙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新风导风管的两端通透,而新风风管、湿热风管只有穿出山墙的一端通透。
进一步地,所述的新风风管、湿热风管连通部分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二者各占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的湿热风管与温室地面之间有0°~45°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其一,在阳光温室结构设计上,创新性地将温室的固定骨架与温室的主动采光活动屋架结合起来设计,达到了即节省建造成本也同时提高了温室结构的整体性,同时适应新建温室和对原由温室的升级改造,实践意义巨大,由于主动采光面大大增大了温室的采光量,因此可增大温室的蓄热能力,提高温室全热交换除湿风管的换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以进、回风管路本身为全热换热器的方法,依照不同的换热和除湿要求,进而确定不同的换热膜材质,进而实现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温室全热换热系统的换热和除湿能力。具体实施中采用了在不同材质通风管路的有机组合,从而可以通风管路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换热和除湿效果,而且同时可以高效提高温室全热通风系统的换热强度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在建造方法上采用了,模块化标准化组件式装配技术,为我国温室的全热交换除湿新风系统设计革新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3.本实用新型的基于高效传热薄膜的全热交换除湿风管,由于建筑材料的宽泛要求,使得该结构的日光温室能够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条件的温室建设要求,因此可以极大地推动日光温室标准化的进程,为新型日光温室的科学通风设计提供了样板;
4.本实用新型中运行采用光伏板直接驱动直流风机,而且采用了生态智能控制策略,因此相比一般的风机驱动省去了控制系统和电力供应系统等机构,系统构造简化,运行稳定和低能耗,安装调试完成后,不需要运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空气流动方式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18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蔬菜立体栽培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