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室全热交换除湿风道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51846.7 | 申请日: | 2017-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2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A01G9/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 代理人: | 李婷,张明 |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室 热交换 除湿 风道 系统 | ||
1.一种温室全热交换除湿风道管系统,包括设置在温室内部的全热交换除湿系统,所述的温室包括前墙(2)、后墙(3)以及支撑在前墙(2)、后墙(3)顶部的温室骨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热交换除湿系统设置在温室内的顶部,全热交换除湿系统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新风导风管(7)、新风风管(6)以及湿热风管(8),其中:
新风风管(6)和湿热风管(8)平行设置且两根风管上有一段内部连通,在湿热风管(8)内部设置有全热交换层(10),湿热风管(8)上安装有湿热风驱动风机(11),新风导风管(7)和新风风管(6)之间通过新风驱动风机(9)连接,新风风管(6)、湿热风管(8)均有一端穿出温室的山墙(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全热交换除湿风道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热交换层(10)设置在湿热风管(8)中与新风风管(6)连通的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全热交换除湿风道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室骨架(1)的横截面为折线形结构,包括上升段(101)和下降段(102),上升段(101)的前端支撑在前墙(2)上,下降段(102)的末端支撑在后墙(3)上;在上升段(101)和下降段(102)之间设置有支撑梁(13),支撑梁(13)上设置有主动采光驱动系统(4);
所述的温室骨架(1)的上升段(101)上覆盖的屋面为活动屋面(5),活动屋面(5)的一端铰接在温室骨架(1)上,活动屋面(5)的另一端通过齿轮齿条副与所述的主动采光驱动系统(4)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全热交换除湿风道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热交换除湿系统安装在支撑梁(13)上,或安装在温室的后墙(3)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全热交换除湿风道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风导风管(7)的两端通透,而新风风管(6)、湿热风管(8)只有穿出山墙(12)的一端通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全热交换除湿风道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风风管(6)、湿热风管(8)连通部分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二者各占一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全热交换除湿风道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热风管(8)与温室地面之间有0°~45°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518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蔬菜立体栽培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