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地式可收放方舱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8301.0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6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太强;孔维;姜革;唐茂华;周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3/02 | 分类号: | B60R3/02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51121 | 代理人: | 梁义东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式可收放方舱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人员进出方舱的离地式可收放方舱梯。
背景技术
登舱梯是军用方舱必备部件,由于方舱门通常离地超过1m,不便于人员上下,因此方舱会配备用梯子,用于进入方舱,现登舱梯基本使用几种传统的登舱梯,即着地可收放式、着地不可收放式,而这些登舱梯均为着地式的,人员在短距离移动载舱车辆时需将登舱梯整体收起或外挂至其他位置,极不方便,这导致使用人员在平凡短距离移动作业时,在不适用登舱梯的方式直接进入方舱,这将造成人员在登舱时由于踩空或受力不稳而摔在地上受伤。而垂直悬挂可收放式登舱梯,虽然不着地,但需要人员垂直上下登入方舱,人员不能同时看到脚下和头顶的情况,这很容易将造成人员摔伤。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263238.9,申请日为2014.05.21,名称为“一种厢式车”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具体内容如下: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厢式车,包括底盘、带舱门的舱体、带裙箱门的裙边、登舱梯,所述裙箱门位于舱门的下方,登舱梯设在裙箱门内侧,裙箱门的底端通过铰链与裙边连接;所述登舱梯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底部与裙箱门的底端连接,支撑架的顶部与底盘之间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支撑架位于裙箱门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有第一踏板、第二踏板和第三踏板,第三踏板与裙箱门内侧贴合。
上述专利的厢式车设置有离地式的梯子,但是上述专利的梯子在收起时,是直接将梯子收在门里面,但是这种梯子在踩踏时脚踏固定不能转动,这样不便于紧急状态下的快速进舱,在收起时并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非直立式的离地式可收放方舱梯。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离地式可收放方舱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两个支撑悬架,两个支撑悬架之间设置有多个旋转式脚踩,每个旋转式脚踩的下方横向设置有下位固定梁,所述支撑悬臂的顶部设置有下位固定梁,每个旋转式脚踩的上方横向设置有上位固定梁,两个支撑悬架的顶部设置有车体连接处脚踩,所述车体连接处脚踩的两侧设置有导轨。
所述旋转式脚踩的端部处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两端固定在两个支撑悬架之间。
所述支撑悬架与导轨的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支撑悬架绕转动轴转动,且所述支撑悬架在导轨上前后滑动。
所述车体连接处脚踩与载方舱车的尾部固定相连。
所述支撑悬架上最低处的旋转式脚踩所在水平面的高度高于地面最在的水平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脚踩可旋转,向下旋转至最大角度可接触下位固定梁,将人的重量传递给下位固定梁,脚踩的旋转轴靠后,防止使用人员接触脚踩时出现脚踩翻转,在支撑悬臂顶部也设有下位固定梁,使支撑悬臂下旋转至最大角度可接触下位固定梁,由此来与载舱车辆形成杠杆,从而实现登舱梯离地也能实现人员登舱工作。脚踩向上旋转至最大角度可接触上位固定梁,脚踩将在水平方向完全被支撑悬臂遮挡,便于水平收放,车体连接处脚踩侧面设有导轨,在支撑悬臂向上旋转至最大角度时,便可沿着导轨将登舱梯收入车体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克服着地可收放式、着地不可收放式由于着地而造成的载舱车辆短距离移动需收放登舱梯的缺点,同时也克服了垂直悬挂可收放式登舱梯需人员垂直上下的缺点,本设计继承了可收放式登舱梯可收放的技术,并对这种登舱梯做结构优化,使梯子不着地的情况也能也能满足人员登舱的需求。
2、本申请实现了载舱车辆短距离移动时无需收起登舱梯,在载舱车辆需长距离移动时,直接将登舱梯收起推至车体内,无需将梯子外挂到其他地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安装在载方舱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立体图。
图3是本申请的仰视图。
附图中:1.车体连接处脚踩 2.导轨 3.旋转式脚踩 4.支撑悬臂 5.上位固定梁 6. 下位固定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8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收割沉水植物制成草鱼饵料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善鮰鱼肉质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