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分类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5176.8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7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敏;谭洪泉;刘文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健敏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B65F1/16;B65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136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分类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垃圾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分类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鼻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鼻子及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鼻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以及鼻息肉症等疾病大大减少,空气污染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鼻科伤病谱的变化,这就需要鼻科与时俱进了。我国鼻科学的发展解放后,中国鼻科得到快速、巨大的发展,许多大城市的医学院附属医院、省市医院、解放军总部及各军区总医院,纷纷建立鼻科。
在医院,对于做过鼻科手术和扁咽喉部手术的病人不能频繁低头,且活动不便,且需要使用的大量的卫生纸,且卫生纸并沾有少量血迹,从而病人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扔到一起,从而不能将垃圾实现分类处理,且将垃圾扔进垃圾箱时,还需要用手打开箱盖,从而浪费病人的体力,给病人的养病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分类固定装置,解决了在医院,对于做过鼻科手术和扁咽喉部手术的病人不能频繁低头,且活动不便,且需要使用的大量的卫生纸,且卫生纸并沾有少量血迹,从而病人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扔到一起,从而不能将垃圾实现分类处理,且将垃圾扔进垃圾箱时,还需要用手打开箱盖,从而浪费病人的体力,给病人的养病带来诸多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分类固定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端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的内部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远离滑板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在隔板和壳体内壁侧面均开设的滑槽内,所述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推盖装置,所述推盖装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推盖装置的顶端搭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下表面搭接在壳体和隔板的顶端,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套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隔板顶端开设的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推盖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球体。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滑板的上表面,所述球体的顶端与盖板的下表面搭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侧面与固定架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长度为三十厘米。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所述第一按钮靠近第一腔体,所述第二按钮靠近第二腔体,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按钮的输出端与设置在第一腔体内部的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按钮的输出端与设置在第二腔体内部的电动推杆的输入端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分类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垃圾分类固定装置,通过第一腔体、第一按钮、第二按钮、第二腔体、电动推杆、滑板、推盖装置、固定架、限位孔和滑杆的配合,使垃圾袋的两端套接在固定架上,当病人扔医疗垃圾时,通过第一按钮使设置在第一腔体上的盖板推开,使滑板带动垃圾袋升高,且使盖板打开,从而便于病人扔垃圾,从而节省了病人的体力,且便于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的分类,从而给病人养病带来了方便。
(2)、该垃圾分类固定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盖装置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隔板、3第一腔体、4第二腔体、5电动推杆、6滑板、 7滑块、8滑轮、9推盖装置、91固定板、92推杆、93球体、10滑槽、11固定架、12盖板、13限位孔、14滑杆、15凹槽、16蓄电池、17第一按钮、18 第二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健敏,未经刘健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51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