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无缝气瓶短尺寸瓶的内壁喷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43684.2 | 申请日: | 2017-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5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汪宇;武常生;崔闻天;杨黔;于世斌;苏杰;高晓良;魏东;胡社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10 | 分类号: | B24C1/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25 | 代理人: | 高宝新 |
地址: | 0561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无缝 气瓶短 尺寸 内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缝气瓶短瓶的内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大气瓶短尺瓶的内表面喷丸装置。
背景技术
大气瓶内表面喷砂是钢瓶内表面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内表面喷砂装置是整个表面质量关键工序,当初是按照长瓶设计的,2.4m的短瓶不能使用,转瓶滚轮架合到最小位置,固定钢瓶的工装不能使用,空间太小,无法倒砂,只能天车吊起倒砂,比较繁琐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无缝气瓶短尺寸瓶的内壁喷丸装置,该装置可实现长度2.4~12.5m的高压无缝气瓶的内喷丸处理,气瓶内喷完毕,倾倒残砂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无缝气瓶短尺寸瓶的内壁喷丸装置,包括喷丸器、钢链、液压缸、滚轮架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置在地面上,所述两组滚轮架位于钢瓶下方左右两侧支撑钢瓶且分别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液压缸固定在底板的前部且位于两组滚轮架之间,所述钢链的一端与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然后绕过钢瓶另一端固定在底板,所述喷丸器位于钢瓶的左侧,所述滚轮架为在一底座上前后间隔设有两个纵向放置的滚轮的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高压无缝气瓶短尺寸瓶的内壁喷丸装置还设有与液压缸连接的液压站和手动开关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钢链与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卡扣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钢链外表设有硅胶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滚轮架的滚轮为聚氨酯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长度2.4~12.5m的高压无缝气瓶的内喷丸处理,气瓶内喷完毕,倾倒残砂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钢链上加硅胶套增加摩擦力使钢链对钢瓶的固定更加牢固,钢链与活塞杆通过卡扣连接方便钢瓶的拆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其中:1、喷丸器;2、钢瓶;3、钢链;4、液压缸;5、滚轮架;6、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图1、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中包括喷丸器、钢瓶2、钢链3、液压缸4、滚轮架5、底板6。
本实用新型包括放置于地面上的底板6,两组滚轮架2位于钢瓶5下方的左右两侧支撑钢瓶5且固定在底板6上,滚轮架5为在一底座上前后间隔设有两个纵向放置的滚轮的装置,两组滚轮架5之间的间隔根据2.4米的短瓶进行了重新设计改进。此外滚轮架5的滚轮采用了聚氨酯材质,增大了滚轮与钢瓶2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钢瓶2的滑动,并且还对钢瓶2在放置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液压缸4固定在底板6的前部并且位于两组滚轮架5之间,液压缸4还连接有液压站7和手动开关阀8分别给液压缸4提供动力和控制液压缸4活塞杆的升降。钢链3的一端固定在底板6的后部且位于两组滚轮架5之间,然后绕过钢瓶2另一端通过卡扣与液压缸4的活塞杆连接,采用卡扣可以方便钢瓶2的放置和取出;钢链3的外表设有一层硅胶套,可以增加钢链3与钢瓶2之间的摩擦力使钢链3对钢瓶2的固定更牢固,同时还能减少对钢瓶2的磨损。喷丸器1位于钢瓶2的左侧。在使用时,先将钢瓶2放在滚轮架5上,接着用喷丸器1对钢瓶2进行喷丸处理,然后将钢链3用卡扣与液压缸4的活塞杆连接,通过手动开关阀8控制液压缸4使其活塞杆下降从而将钢瓶2紧固,最后将钢瓶2倾斜竖起进行倒砂和吹扫灰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436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