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39099.5 | 申请日: | 2017-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0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买易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8;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路永斌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装置 | ||
1.一种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置包括本体(1)和盖体(2),所述本体(1)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盖体(2)位于本体(1)的开口处以封闭本体(1),
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内壳层(11)和第一恒温层(12),所述第一恒温层(12)包设于第一内壳层(11)外,所述第一恒温层(12)包括内防护层(121)、外防护层(123)以及两者之间的保温层(122),所述内防护层(121)和外防护层(123)固定保温层(1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防护层(121)由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制成,其厚度为0.3~0.5mm;和/或
外防护层(123)由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制成,其厚度为0.3~0.5mm;和/或
所述保温层(122)由岩棉板、硅酸铝纤维板、聚苯乙烯泡沫板或聚氨酯泡沫板中任意一种制成,其厚度为20~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内壳层(11)由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制成,厚度为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二内壳层(21)和第二恒温层(22),所述第二恒温层(22)包括内防护层、外防护层以及两者之间的保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置套设于电池单元(3)外,所述电池单元(3)的数目多于一个,电池单元(3)之间串联连接;
电池单元(3)包括单元壳体(31),以及其内部安装的电池支架(32)和电芯(33),电池单元(3)内部还填充有导热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装置还包括加热装置(4)、冷却装置(5)、温度感应装置(6)和调控装置,温度感应装置(6)将监测到的温度传给调控装置,调控装置根据接收的温度确定是否启动加热装置(4)或冷却装置(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5)包括设置在盖体(2)的第二恒温层(22)内部的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一端与第二内壳层(21)的外表面相连,以吸收保温装置内电池单元(3)发出的热量,另一端与外部空气接触以散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装置(6)包括分别设置在电池单元(3)与保温装置之间的腔体中以及电池单元(3)内部的多个温度感应元件,其分别测定电池单元(3)与保温装置之间的腔体和电池单元(3)内部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设置在电池单元(3)内部的一个或多个加热板,其由下向上依次包括底板层(41)、加热层(42)和导热层(43),
所述加热层(42)包括多个独立排布的加热单元(421),所述加热单元(421)之间串连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4)横向插入在电池支架(32)内部,加热单元(421)对应位置处对应于左右两相邻电芯(33)之间的空隙,左右两相邻加热单元(421)之间的空隙对应位置处对应于电芯(33)所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买易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买易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90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