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钢珠传感器的车载设备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6373.3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6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茂;魏肃;柴智;刘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芯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3 | 分类号: | 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钢珠 传感器 车载 设备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钢珠传感器的车载设备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同时,人们对汽车的使用舒适度和驾驶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出现了许多车载设备,如车载GPS导航仪、车载音响、车载电视、车载空气净化器和倒车雷达等等,这些车载设备一般都是从汽车的点烟器取电,这些车载设备在提高汽车使用舒适度和驾驶安全性的同时,也在消耗着汽车的电能,因此要求其在汽车启动时才工作,汽车停止时则关闭,但现在这些车载设备的开关机都是手动的,有时候由于使用者忘记关闭,导致在汽车停止时,这些车载设备还继续工作,不仅浪费电能,还会损坏汽车电瓶或蓄电池。虽然现在也有一些控制装置,可以控制这些车载设备在汽车停止时自动关闭,但结构复杂,成本高,不易实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钢珠传感器来检测车辆启动或停止,并在车辆停止时,断开车载设备,防止车载设备在车辆停止时由于驾驶员忘记关机而继续工作,浪费电能,且损坏电瓶,电路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成本低,易于实现的车载设备控制电路。
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钢珠传感器的车载设备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开关电路、车载设备、控制电路和钢珠传感器,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接点烟器,输出端分别接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和钢珠传感器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车载设备,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接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所述钢珠传感器的输出端接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电路包括5V稳压电路,所述5V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接控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和钢珠传感器的电源输入端。
更进一步的,所述5V稳压电路由型号78L05的稳压器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由型号为SN8P2501B的控制芯片组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指示灯电路,所述指示灯电路的输入端接控制电路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所述车载设备包括第一车载设备和第二车载设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二极管D3、电容C3、电感L2、电感L1和第一开关Q1,所述二极管D3的负端、电容C3的第一端和电感L2的第一端同时接电源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3的正端、电容C3的第二端和电感L1的第一端同时通过第一开关Q1接地,电感L1和电感L2的第二端之间串联第一车载设备,第一开关Q1的控制端接控制电路的第一控制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电容C7和第二开关Q2,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依次串联第二车载设备和第二开关Q2接地,所述第二开关Q2的控制端接控制电路的第二控制输出端,所述电容C7与第二车载设备并联。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关Q1和第二开关Q2为MOS管、三极管或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钢珠传感器来检测车辆启动或停止,并在车辆停止时,断开车载设备,防止车载设备在车辆停止时由于驾驶员忘记关机而继续工作,浪费电能,且损坏电瓶,电路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成本低,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钢珠传感器的车载设备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路1、开关电路2、车载设备3、控制电路4和钢珠传感器5,所述电源电路1的输入端接汽车的点烟器,从点烟器取电,输出端分别接开关电路2的输入端、控制电路4的电源输入端和钢珠传感器5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开关电路2的输出端接车载设备3,所述开关电路2的控制端接控制电路4的控制输出端,所述钢珠传感器5的输出端接控制电路4的控制输入端。
本具体实施例中,将以车载空气净化器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车载空气净化器包括风扇和负离子发生器,需要两个开关电路分别控制,因此,本具体实施例中,开关电路2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开关电路2的数量根据实际使用的车载设备的数量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芯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芯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363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保险杠线束安装总成
- 下一篇:一种汽车危险源自动报警和开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