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性强的幕墙机器人吸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7611.4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1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臻;陈思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华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7/024 | 分类号: | B62D57/024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自由贸易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性 幕墙 机器人 吸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壁面用吸盘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密封性强的幕墙机器人吸盘。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许多高楼的外表都是用玻璃幕墙装饰的,而相应的玻璃幕墙的清洁带来了很大麻烦。幕墙机器人是一种依靠吸盘的吸附功能在垂直壁面上运动的自动化设备,可以在核工程、消防和大型非结构设备的制造和维护等危险和极限环境下代替工人完成工作。玻璃幕墙清洁机器人的工作在于清洗掉玻璃上的灰尘,使整个建筑更亮而美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传统的幕墙机器人吸盘大多直接用吸盘吸附在壁面上进行移动,当遇到有凸凹壁面或者是墙与墙之间的连接处的凸起连接部时,由于吸盘一般不具有和海绵一样的形变性,所以很容易导致吸盘与壁面之间产生缝隙而使得真空腔产生漏气。这样不仅会增加真空发生器的功率损耗,其次还会增加高空作业的危险性,十分不利于幕墙机器人的发展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吸附效果好、不漏气的幕墙机器人吸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密封性强的幕墙机器人吸盘,包括吸盘顶座、护板、密封圈和吸盘;所述吸盘顶座表面上开有一与所述吸盘相适配的圆槽,所述圆槽圆心处开有一通孔;所述护板设置固定于所述圆槽外圈的吸盘顶座上;所述密封圈为空心圆柱状,所述密封圈黏附固定于所述圆槽外圈的吸盘顶座上且与护板内侧相贴合;所述吸盘包括支撑部和吸附部,所述吸附部位于支撑部表面,所述吸附部呈“碗状”,所述吸附部侧面最外圈与所述密封圈相贴合;所述吸附部中心开有一螺纹通孔;所述通孔和螺纹通孔同心分布,所述吸盘通过中空螺栓与真空发生器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附部贴合墙壁的表面开有圆形浅槽,定义所述圆形浅槽的深度为h,其中h的范围为1mm~2mm。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形浅槽上设有若干个围绕螺纹通孔均匀分布的弧形凸起块,定义所述弧形凸起块的高度为L,其中L的范围为1mm~2mm。
作为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密封圈与墙壁贴合的一面到吸附部侧面最外圈的距离为d,其中d的范围为0mm~10mm。
作为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密封圈的高度为H,其中H的范围为15mm~25mm,所述密封圈材质不透气、压缩率高、低密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密封圈的厚度为D,其中D的范围为5mm~20mm。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吸盘材质可以为橡胶、硅胶或聚氨酯。
作为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护板的高度为h,其中h的范围为8mm~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性强的幕墙机器人吸盘中采用柔性密封圈与吸盘的配合保证吸盘在高空作业翻越障碍产生形变时还始终与密封圈贴合,保证真空内腔不会出现漏气现象,减少了真空发生器的功率损耗和保证了高空作业的安全。
2.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性强的幕墙机器人吸盘中在吸盘上挖槽和加入凸起块的结构,有效增加了吸盘的吸附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性强的幕墙机器人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性强的幕墙机器人吸盘中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性强的幕墙机器人吸盘未压缩时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性强的幕墙机器人吸盘压缩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性强的幕墙机器人吸盘翻越障碍物状态时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密封性强的幕墙机器人吸盘中多吸盘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吸盘顶座 10
密封圈 20
吸盘 30
护板 40
支撑部 31
吸附部 32
螺纹通孔 321
圆形浅槽 322
弧形凸起块 3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华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华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76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人行走车
- 下一篇:具有电磁夹紧装置的气动软体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