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发动机节能减排效果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16052.7 | 申请日: | 2017-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6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 发明(设计)人: | 郭淑颖;王治恒;孙晶宇;于多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F03G7/08 | 分类号: | F03G7/08;F02M35/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1223 | 代理人: | 潘宏伟 |
| 地址: | 13005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新能源 汽车发动机 节能 效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发动机节能减排效果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而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大量的燃油发动机工作废气排放,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问题。众所周知,传统汽车的发动机是通过燃烧具有一定空燃比的汽油、空气混合气体来进行工作的,它通过活塞的往返运动将空气吸入气缸与燃油充分混合,通过压力和点火让燃油在气缸内燃烧产生爆发力,推动活塞往返运动从而产生机械动力。当一个工作行程结束后,发动机气缸将吸入新鲜混合气体,排除燃烧废气,此时,总有一部分废气不能排除,影响第二个工作行程的空燃比,由于空气中的含氧量是一定的,在吸气量不足的情况下,发动机气缸因缺氧而使部分燃料能不能充分燃烧,既耗油又增大了尾气污染排放,并由此带来诸多问题:一是发动机功率下降达10%左右,严重影响发动机工作效率;二是燃料燃烧不充分,造成燃料浪费,而且容易在气缸内形成积炭,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三是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存在大量的一氧化碳及残余燃料,对周围大气污染严重。于是人们经过研究,开始提出并推广新能源汽车,但是,很多新能源汽车依然使用含碳元素的燃料,诸如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虽然相较于传统的汽油节能、环保效果更好,但燃料燃烧不充分、排除含有一氧化碳及残余燃料的废气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发动机节能减排效果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发动机节能减排效果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燃料燃烧不够充分,废气残留多,节能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发动机节能减排效果的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腔底部左侧安装有汽缸,所述汽缸包括弹性活塞,所述弹性活塞的顶部安装有缸体,所述缸体的顶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顶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机体的内腔底部右侧安装有电瓶,所述机体的左侧安装有石英玻璃管,所述石英玻璃管的左侧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左侧安装有排气管,所述石英玻璃管的顶部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顶部右侧安装有空气滤清器,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内腔左侧安装有过滤层,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内腔底部右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右侧底部安装有第一送气管,所述机体的顶部右侧安装有气体反应室,且所述第一送气管贯穿气体反应室的左侧延伸至内腔,所述蓄电池的右侧顶部安装有输电管,且所述输电管的底部贯穿气体反应室延伸至电瓶的顶部,所述气体反应室的内腔底部右侧安装有气泵,所述气体反应室的右侧安装有第二送气管,所述第二送气管的右侧底部安装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电极接线套圈。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的内腔安装有活性炭块。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为丁腈橡胶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内腔设置有聚乙烯防腐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机体内的汽缸运动带动轴承上下移动形成机械动能,传动轴的设置能有效的将机械能转换一部分到蓄电池内部,蓄电池再通过输电管将电能输送到电瓶内部,使得形成二次能源的利用,提高了燃料的使用率,当燃料燃烧释放的废气在机体内进入石英玻璃管内,通过石英玻璃管上的导气管将废气导入空气滤清器内部,通过过滤层有效的过滤,继而通过第一送气管将气体输送进入气体反应室,通过气体反应室反应过后再通过气泵将气体通过第二送气管送入进气管,使得废气进入燃料燃烧的内部,使得废气进行二次燃烧,且内部气体增加也能使得原有的燃料燃烧的更充分,充分的保证了燃料的使用率,本实用新型环保节能,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汽缸、201弹性活塞、202缸体、3轴承、4传动轴、5 电瓶、6石英玻璃管、7密封圈、8排气管、9导气管、10空气滤清器、11过滤层、12活性炭块、13蓄电池、14第一送气管、15输电管、16气体反应室、 17气泵、18第二送气管、19进气管、20电极接线套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未经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60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