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独立悬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4440.1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7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罗佑新;汪超;刘奇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G3/00 | 分类号: | B60G3/00;B60G13/04;B60G7/00;B60G21/055;B60R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8 | 代理人: | 刘红祥 |
地址: | 415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独立 悬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独立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悬架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同时,汽车悬架作为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之间作连接的传力机件,又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
传统的汽车独立悬架中,由于独立悬架中多采用螺旋弹簧,对于侧向力、垂直力以及纵向力无法来承受和传递这些力,结构复杂,减震效果较差,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独立悬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来承受和传递侧向力、垂直力以及纵向力,结构复杂,减震效果较差,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独立悬架装置,包括悬架横梁、稳定杆、拉杆支架、粘滞式拉杆、下连杆、轮毂、减震器、中间连杆、第一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上连杆、上连杆支架、减震缓冲胶圈、活动板和下底板,所述下连杆连接在悬架横梁的一端,且悬架横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支架,所述粘滞式拉杆的一端连接在悬架横梁的顶部,且粘滞式拉杆的另一端设在拉杆支架的外侧,所述轮毂的内侧分别连接有下连杆与中间连杆,所述减震器安装在中间连杆的一侧,且减震器上设有第一减震弹簧与第二减震弹簧,所述上连杆的下端连接有中间连杆,且上连杆的顶部设有上连杆支架,所述减震缓冲胶圈镶嵌在第二减震弹簧的外侧,所述下底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减震弹簧的底部,所述活动板设在第一减震弹簧的顶部,且活动板的顶部设有第二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下连杆通过橡胶隔振套与悬架横梁相连接,且上连杆的两端均设有橡胶隔振套。
优选的,所述减震缓冲胶圈的中间设有与第二减震弹簧相嵌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底部镶嵌有微型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拉杆支架的一侧连接有稳定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独立悬架装置设有两组减震弹簧和减震缓冲胶圈,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增加弹簧的弹性,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防止一组减震弹簧损坏而影响减震器的使用,增加减震器的使用寿命,连接有上连杆、中间连杆以及下连杆,可及时传递、分散侧向力、垂直力以及纵向力,镶嵌有微型摄像头,可对悬架的状态进行观察,避免驻车钻入车底进行查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震缓冲胶圈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悬架横梁,2、稳定杆,3、拉杆支架,4、粘滞式拉杆,5、下连杆,6、轮毂,7、减震器,8、中间连杆,9、第一减震弹簧,10、第二减震弹簧,11、上连杆,12、上连杆支架,13、减震缓冲胶圈,14、活动板,15、下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汽车独立悬架装置,包括悬架横梁1、稳定杆2、拉杆支架3、粘滞式拉杆4、下连杆5、轮毂6、减震器7、中间连杆8、第一减震弹簧9、第二减震弹簧10、上连杆11、上连杆支架12、减震缓冲胶圈13、活动板14和下底板15,下连杆5连接在悬架横梁1的一端,且悬架横梁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支架3,粘滞式拉杆4的一端连接在悬架横梁1的顶部,且粘滞式拉杆4的另一端设在拉杆支架3的外侧,轮毂6的内侧分别连接有下连杆5与中间连杆8,减震器7安装在中间连杆8的一侧,且减震器7上设有第一减震弹簧9与第二减震弹簧10,上连杆11的下端连接有中间连杆8,且上连杆11的顶部设有上连杆支架12,减震缓冲胶圈13镶嵌在第二减震弹簧10的外侧,下底板15固定安装在第一减震弹簧9的底部,活动板14设在第一减震弹簧9的顶部,且活动板14的顶部设有第二减震弹簧10。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下连杆5通过橡胶隔振套与悬架横梁1相连接,且上连杆11的两端均设有橡胶隔振套,降低振动对下连杆5与上连杆11的影响,防止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因振动而造成下连杆5与上连杆11的断裂。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减震缓冲胶圈13的中间设有与第二减震弹簧10相嵌合的凹槽,可将减震缓冲胶圈13安装在第二减震弹簧10的外侧,增加第二减震弹簧10的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文理学院,未经湖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44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