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配于自取向液晶材料的辅助清洗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8948.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0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兰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7/26 | 分类号: | C11D7/26;C11D7/50;C11D11/00;G02F1/1337;C09D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吕颖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向 液晶 材料 辅助 洗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配于自取向液晶材料的辅助清洗剂,其包括溶剂以及充分溶解在所述溶剂中的如式1~式4任一表示的清洗组分。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辅助清洗剂在液晶显示器领域中的应用。根据本发明的辅助清洗剂,当其应用于液晶面板的制作过程中时,首先通过利用该辅助清洗剂清洗TFT基板、CF基板,使TFT基板、CF基板表面产生多种类型的极性基团,继而后续以自取向液晶材料制备液晶取向层时,自取向液晶材料中的极性基团即可与该清洗组分之间产生分子间氢键,从而利用该清洗组分提高在基板表面吸附的能力,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自取向液晶材料形成的液晶显示器中所存在的漏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适配于自取向液晶材料的辅助清洗剂、以及该辅助清洗剂在液晶显示器领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LCD)的CF基板和TFT基板上,分别有一层薄膜材料,其主要作用是使液晶分子(LC分子)按一定方向排列,一般称之为配向膜(常用聚酰亚胺材料,即PI材料)。这种配向膜主要分为摩擦配向型PI材料和光配向型PI材料,但是,两种配向材料均有各自的缺点。首先,摩擦配向型PI材料容易造成粉尘颗粒、静电残留、刷痕等问题降低工艺良率,而光配向型PI材料虽然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但由于材料特性受限,耐热性和耐老化性不佳,同时锚定LC分子的能力也较弱,从而影响面板的品质;其次,PI材料本身就具有高极性和高吸水性,存储和运送容易造成变质而导致配相不均,并且PI材料价格昂贵,在TFT-LCD上成膜的工艺也较为复杂,导致面板成本提高。
因此,一般在LCD中加入一种添加剂材料,这种添加剂材料可作用在无PI膜的基板表面,以省去PI膜,达到使LC分子垂直排列的目的。这类添加剂材料一般由头基和尾基两部分组成,头基主要是利用分子间作用力锚定在基板上,而尾基的主要作用是依靠类似于PI分子支链的作用以立体障碍的方式使得液晶分子垂直排列。但是,将这种添加剂材料应用在TFT-LCD面板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因素是这类添加剂材料与基板表面分子间作用力较弱,液晶面板容易出现漏光等异常。
因此有必要对垂直配向型液晶显示器进行改进,在去除PI膜即实现垂直配向的情况下,还要提高添加剂材料在基板表面的锚定作用,以解决漏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配于自取向液晶材料的辅助清洗剂,该辅助清洗剂能够在制备无PI膜的液晶显示器时,提高自取向液晶材料的锚定作用,从而有效解决漏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配于自取向液晶材料的辅助清洗剂,包括溶剂以及充分溶解在所述溶剂中的如式1~式4任一表示的清洗组分:
其中,A基团为连接键、苯环或环烷烃;Sp基团选自连接键、-O-、-S-、-CO-、-CO-O-、-O-CO-、-O-CO-O-、-CH=CH-、-CF=CF-、-C≡C-、-CH=CH-COO-、-OCO-CH=CH-中的任意一种;B基团为-OH或-COOH;D基团为连接键或-CH2-;E基团为连接键或C1~C5的烷烃;G基团为C2~C6的烷烃;
n1表示A基团的个数,n1为不超过10的正整数;m表示-Sp-B-的个数,m为不超过n1的正整数;n2表示D基团的个数,n2为不超过10的正整数;n3为式3中Sp基团的个数,n3为不超过5的正整数;n4为式4中B基团的个数,n4为不超过6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在所述式4中,G基团通过Sp基团连接成环。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组分选自式1-1~1-4中的任意一种,或选自式2-1~2-4中的任意一种,或选自式3-1~3-4中的任意一种,或选自式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8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