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刺器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8444.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4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宝峰;马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3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孔 缝合 皮下组织 缝合线 穿刺器 穿刺芯 线尾 按压 容置空间 向上移动 穿过 打结 按键实现 手术器械 套管组件 微创手术 转动旋钮 穿刺 缝合针 按键 套管 去除 伸入 旋钮 转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刺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穿刺芯组件从所述套管组件的套管再次伸入皮下组织以下,转动所述旋钮形成容置空间;向上移动所述穿刺芯组件使得待缝合的皮下组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按压缝合按键,推动缝合针穿过皮下组织以带动缝合线的线尾穿过皮下组织;向上移动所述穿刺器至所述缝合线的线尾带出穿刺孔;将所述缝合线的线尾打结后,去除多余的缝合线。根据本发明的穿刺芯组件的使用方法,通过转动旋钮及按压缝合按键实现穿刺孔的缝合,操作简单,不需要扩大穿刺孔,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手术器械,既能实现穿刺的作用,又能在狭小的穿刺孔内实现穿刺孔的缝合,有效避免因微创手术穿刺孔造成的穿刺孔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刺穿刺器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中腹腔镜手术已经得到广泛接受,相对于传统开放式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很多优势,包括损伤减少、愈合更快、感染风险降低。在腹腔检查、腹腔手术及其他微创或外科手术中,穿刺器是必不可少的手术器械。穿刺器可以在人体的腹壁中建立进入通道,以便供吻合器或其他手术器械(如内窥镜、剪刀、导丝、导管、滤器、支架等)进入腹腔内,并提供气体进出的通道,以控制手术所需的气腹,以便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穿刺器是一种腹腔镜手术中用于建立进入体腔的人工通道的手术器械,通常由密封套管组件和穿刺芯组件组成。其临床的一般使用方式为:先在患者皮肤上切开小口,再将穿刺器的穿刺端对准划开的小切口左右往复转动的同时向下移动穿刺器,穿刺器进入体腔后,穿刺芯组件即可被取走,留下密封套管组件作为吻合器或其他手术器械进出体腔的通道。现有的穿刺芯组件只起到穿刺的作用,在引导密封套管组件自人体腹部的切口进入患者体内后,即被丢弃。
将病灶去除后,取出密封套管组件组件,手术结束。穿刺的伤口一般并不缝合,仅靠患者自动愈合;因微创手术的穿刺孔小而深,尤其是肥胖患者的腹壁较厚,缝合的视野小,只在术后将患者表面的皮肤缝合,难以将腹壁内侧的腹膜缝合。这样患者在术后容易产生穿刺孔疝等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进一步治疗。当必须对患者的穿刺孔缝合时,尤其是肥胖患者的穿刺孔,只能使用专门缝合穿刺孔的缝合器,但是这样需要额外增加手术器械,缝合成本较高,且手术器械繁多、操作不便;并且,专门缝合穿刺孔的缝合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既有穿刺功能又有缝合功能的穿刺器的使用方法,既具有穿刺功能,又能缝合穿刺孔,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穿刺器的使用方法,所述穿刺器包括穿刺芯组件、套管组件、旋钮和缝合组件;所述穿刺芯组件包括穿刺端组件和穿刺杆本体;所述缝合组件包括缝合针和可拆卸针尖;包括以下步骤:
S1:由所述穿刺芯组件引导所述套管组件的端部至目标位置,取出所述穿刺组件;
S2:外科器械通过所述套管组件的套管进出,完成目标组织的切割及吻合;
S3:将所述穿刺芯组件从所述套管组件的套管再次伸入皮下组织以下,转动所述旋钮,使所述穿刺端组件与所述穿刺杆本体之间的形成容置空间;
S4:向上移动所述穿刺芯组件至穿刺端组件的上表面与皮下组织的底层接触,使得待缝合的皮下组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S5:按压缝合按键,推动缝合针穿过皮下组织以带动缝合线的线尾穿过皮下组织;
S6:向上移动所述穿刺器至穿刺端组件与组织分离,进而将缝合线的线尾带出穿刺孔;
S7:将所述缝合线的线尾打结后,去除多余的缝合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包括:
S11:将所述穿刺芯组件伸入所述套管组件;
S12:将所述穿刺端对准划开的小切口左右往复转动的同时向下移动穿刺器至皮下组织以下;
S13:取出所述穿刺芯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84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