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刺器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8444.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4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宝峰;马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3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孔 缝合 皮下组织 缝合线 穿刺器 穿刺芯 线尾 按压 容置空间 向上移动 穿过 打结 按键实现 手术器械 套管组件 微创手术 转动旋钮 穿刺 缝合针 按键 套管 去除 伸入 旋钮 转动 | ||
1.一种穿刺器的使用方法,所述穿刺器包括穿刺芯组件、套管组件、旋钮和缝合组件;所述穿刺芯组件包括穿刺端组件和穿刺杆本体;所述缝合组件包括缝合针和可拆卸针尖;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由所述穿刺芯组件引导所述套管组件的端部至目标位置,取出所述穿刺组件;
S2:外科器械通过所述套管组件的套管进出,完成目标组织的切割及吻合;
S3:将所述穿刺芯组件从所述套管组件的套管再次伸入皮下组织以下,转动所述旋钮,使所述穿刺端组件与所述穿刺杆本体之间的形成容置空间;
S4:向上移动所述穿刺芯组件至穿刺端组件的上表面与皮下组织的底层接触,使得待缝合的皮下组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S5:按压缝合按键,推动缝合针穿过皮下组织以带动缝合线的线尾穿过皮下组织;
S6:向上移动所述穿刺器至穿刺端组件与组织分离,进而将缝合线的线尾带出穿刺孔;
S7:将所述缝合线的线尾打结后,去除多余的缝合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S11:将所述穿刺芯组件伸入所述套管组件;
S12:将所述穿刺端对准划开的小切口左右往复转动的同时向下移动穿刺器至皮下组织以下;
S13:取出所述穿刺芯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刺端组件与所述穿刺杆本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缝合组件位于所述穿刺组件内,且所述缝合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在所述穿刺组件内移动;通过所述缝合组件的移动,将缝合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容置空间内的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
S51:按下缝合按键,推动所述缝合组件向下移动;
S52:所述缝合针和可拆卸针尖刺破皮下组织,并引导系接有所述缝合线穿过皮下组织;
S53:所述可拆卸针尖被固定于所述穿刺端的容置槽内;
S54:松开按键,所述缝合针被收回至所述穿刺杆本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包括;所述穿刺杆本体、所述穿刺端依次与皮肤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可拆卸针尖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间隙配合,使得所述缝合针与所述可拆卸针尖可脱离地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包括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刺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具有初始位置和终点位置,所述初始位置设有第一定位键,所述终点位置设有第二定位键,用于将所述旋钮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组件进一步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穿刺端与所述穿刺芯杆之间,并且所述连接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穿刺端和所述穿刺芯杆的横截面积,以在所述穿刺端与所述穿刺芯杆之间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端还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可拆卸针尖可被固定于所述容置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84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