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排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6217.6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9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安健;唐兴本;王强;潘元潮;宋新成;宋玲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发展促进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10;C02F9/08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养殖 自动 循环 排污 方法 | ||
1.一种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排污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有循环水养殖池,与大水面的水相通进行水循环,池高1.8m~2.2m,长宽比例为2~3:1,面积为25m2~50m2 ,
池壁两个长边为混凝土结构,内池壁与池底表面光滑,池壁宽20cm~30cm;内池壁四角为弧型;池口四边的两个短边为敞开或半敞开,以便大水面流水充分进入水泥池进行自动循环;
池底按照循环水方向,设置坡比,即从大水面水进入水泥池一端到循环水进入大水面的一端形成一个坡比,坡比大小为0.5%~1.5%;从水泥池两个长边的两端底边到两个长边中间的底部中间形成一个坡比,坡比大小为0.5%~1.5%;
循环水养殖池进水端设置推水装置;
进行自动循环水养殖,大水面水进入养殖池,再由养殖池塘进入大水面在通畅、稳定;出水口一端设置残余饵料、粪便、排泄物的沉降、收集槽;
在养殖池内设置增氧微管,在非排污口的三边的边、角安装微管增氧微管,产生的气体对相对的池壁产生一个推力,而池壁也产生一个反方向的推力,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集聚在池底边、角等处的沉积有机物会沿着反作用力方向,进入鱼类大量活动的中间区域或排污口处,增氧微管增加了循环水的自动排污效果;
利用鱼类逆流而动的的顶流运动对水体进行搅动,实现循环水自动排污的效果;
在投喂饲料期间,通过调整气量,减少循环水的水平推力,在投喂饲料5分钟前,用气体阀门调节到有利于鱼类摄食的气量,在停喂饲料20分钟后调节气量,改善水循环效果;
在敞开或半敞开的短边池口隔离网和辅助隔离网,网体高出水面40cm~6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养殖自动循环排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水装置包括设置在高密度养殖池的中间或偏上位置的推水平板,推水平板的推水面与水面成50°~70°角朝向高密度养殖池侧上方设置,推水平板上装有微管或散气石或散气石束,气体经微管或散气石或散气石束出来作用于推水平板,在反作用力的推动下,大水面的水体被送入到高密度养殖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发展促进中心,未经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发展促进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62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