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轨道平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5647.6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5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田莉;李家春;朱来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工程施工 轨道 平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轨道平车。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
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建筑工程施工用轨道平车普遍存在结构单一,实用性不强,且运行时安全系数低的问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精良,实用性强,且运行时安全系数高的建筑工程施工用轨道平车,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秉持多年该行业相关的设计理念和实际操作经验,并对现有技术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结构精良,实用性强,且运行时安全系数高的建筑工程施工用轨道平车,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轨道平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构单一,实用性不强,且运行时安全系数低的问题和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轨道平车,包括:缓冲块、弹簧、警示灯、防滑垫、支撑柱、反光贴、轮轴、从动轮、从动轮罩、装置本体、开关、蓄电池、驱动轮、驱动轮罩、第二轮轴、连接机构、电机座和直流电机;所述防滑垫设置在装置本体的上部,且防滑垫与装置本体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缓冲块及弹簧安装在装置本体的前部内侧,且缓冲块通过弹簧与装置本体通过内置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警示灯安装在装置本体的底部中间,且警示灯与装置本体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支撑柱设置在装置本体的底部两端,且支撑柱与装置本体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反光贴,且装置本体与反光贴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从动轮安装在装置本体的底部前端,且从动轮通过轮轴及从动轮罩与装置本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中间设置有开关,且装置本体与开关通过内置螺丝相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中间安装有蓄电池,且装置本体与蓄电池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后端安装有驱动轮,且装置本体通过驱动轮罩及第二轮轴与驱动轮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驱动轮的内侧中间安装有直流电机,且驱动轮通过第二轮轴与直流电机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直流电机设置在电机座的内部,且直流电机与电机座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机座安装在装置本体的底部两端,且电机座与装置本体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所述装置本体的后部中间设置有连接机构,且装置本体与连接机构通过螺栓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轨道平车所述装置本体侧视呈矩形状结构设置,且装置本体内为中空式结构设置有一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轨道平车所述缓冲块为长条状的实心体结构设置有一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轨道平车所述弹簧呈横向阵列状结构设置有多组,且弹簧呈嵌入方式安装在装置本体的前部凹槽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轨道平车所述驱动轮后视呈对称状结构分别设置有一组,且驱动轮内侧安装有两组直流电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轨道平车所述支撑柱侧视呈对称状结构设置有四组,且支撑柱为拆卸及调节式结构设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通过驱动轮后视呈对称状结构分别设置有一组,且驱动轮内侧安装有两组直流电机的设置,直流电机通过蓄电池提供运行动力,直流电机旋转时驱动轮同步运转,带动整个装置的前进与后退,实现了装置结构精良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缓冲块为长条状的实心体结构设置有一组及弹簧呈横向阵列状结构设置有多组,且弹簧呈嵌入方式安装在装置本体的前部凹槽内的设置,能够实现轨道平车载物前进时,通过弹簧及缓冲块所产生的缓冲性,避免与外部物体发生碰撞时,导致轨道平车侧翻的效果,使其达到实用性强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支撑柱侧视呈对称状结构设置有四组,且支撑柱为拆卸及调节式结构的设置,在装卸货物时,可以将支撑柱通过手动调节至低于驱动轮的位置,保证货物在装卸时,安全系数高的优点。
4、本发明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精良,实用性强,且运行时安全系数高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56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载火箭装车及铁路运输方法
- 下一篇:内藏式微动塞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