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投影机和摄相机的手势识别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4867.7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3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樑;高志强;林杰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20 | 分类号: | G06V40/20;G06V10/44;H04N9/3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曲卫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投影机 相机 手势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投影机和摄相机的手势识别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摄像机采集投影机投影画面内包含目标对象的图像内容,并反馈给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位置生成目标对象标定内容,通过所述投影机将所述目标对象标定内容向投影屏所在位置投射;若处理器确定摄像机在投影屏幕中采集到有关所述目标对象标定内容的信息,则根据反馈的采集结果校对目标对象的第一位置和/或轮廓信息。本发明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精准度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达到较高的精确度。而且,可以避免因为设备自身精准度不足带来的误差;因为,通过采集标定内容,可以实现自身设备误差的校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投影机和摄相机的手势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立体视觉的技术的日趋成熟,由其衍生出的各种应用解决方案也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出来和采用。其中,对于如何将现实目标对象完成精准采集,并以虚拟方式呈现在屏幕中,成为立体视觉领域普及应用范围最广大技术之一。例如,在家庭应用场景中,实现手掌的动作识别,并呈现为电视屏幕中的虚拟对象;在会场应用场景中实现,基于用户的手势动作,呈现为投影屏幕中相应的虚拟对象。
其中,对于家庭的应用场景来说,由于用户的手掌操作位置,相对于电视机的采集端来说,距离并不太远。因此,其精准度相对可以保证。而对于上述使用投影机的会场应用场景来说,同样的采集设备便无法保证对现实目标对象的精准采集了,尤其是其所处位置和轮廓的信息的采集,会因为采集设备(通常采集设备和呈现设备会被设置在一起,其目的是方便设备的安装和精度的控制)和现实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造成精准度的下降,这个问题成为当前制约投影机实现精准目标采集和虚拟对象生成的主要技术瓶颈。
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投影机的会场应用场景来说,对现实目标对象的采集精准度的下降,尤其是其所处位置和轮廓的信息的采集,会因为采集设备(通常为一摄像机)和现实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造成精准度的下降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投影机和摄相机的手势识别方法,投影机和摄像机之间按照预设位置放置,所述方法包括:
摄像机采集投影机投影画面内包含目标对象的图像内容,并反馈给处理器,以便处理器根据所述图像内容解析出所述目标对象所在第一位置和/或轮廓信息;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第一位置生成目标对象标定内容,通过所述投影机将所述目标对象标定内容向投影屏所在位置投射;其中,所述位置标定内容是根据目标对象所在第一位置和/或轮廓信息生成;
若处理器确定摄像机在投影屏幕中采集到有关所述目标对象标定内容的信息,则根据反馈的采集结果校对目标对象的第一位置和/或轮廓信息。
优选的,所述标定内容具体为:由处理器根据所述目标对象所在第一位置和/或轮廓信息生成的,并通过投影机镜头视角投放到投影屏中的图像信息;并且,所述投影机将所述标定内容投射出去后,在目标对象所在第一位置和/或轮廓信息精确度达到预设要求时,相对于投影屏幕,所述标定内容被所述目标对象全遮挡。
优选的,所述根据反馈的采集结果校对目标对象的第一位置和/或轮廓信息,具体包括:
采集结果中包括有x轴方向、y轴方向上投射到屏幕中的部分标定内容,其中,投射到屏幕中的部分标定内容为标定内容的溢出;
若发生标定内容在目标对象的左侧溢出,则根据所述左侧溢出值,减小所述第一位置和/或轮廓信息中x轴方向上坐标值;
若发生标定内容在目标对象的右侧溢出,则根据所述右侧溢出值,增大所述第一位置和/或轮廓信息中x轴方向上坐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广景视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48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