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分子量耐磨硅酮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4350.8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9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孙东明;肖杰;麦家瑞;李荣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硅碳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2;C08L25/06;C08L55/02;C08L83/10;C08L67/00;C08L77/00;C08L97/00;C08K5/09;C08J3/22;C08G77/4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超高分子量 硅酮母粒 制备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四乙烯基硅烷 不饱和聚酯 塑料制品 表面手感 含氢硅油 脱膜效果 分散剂 聚酰胺 润滑剂 稳定剂 中和剂 重量份 苯基 耐刮 催化剂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耐磨硅酮母粒,超高分子量耐磨硅酮母粒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八甲基环四硅氧烷100‑200份、四苯基四乙烯基硅烷10‑100份、催化剂1‑5份、含氢硅油15‑75份、不饱和聚酯10‑50份、中和剂1‑5份、载体100~400份、润滑剂1‑5份、聚酰胺5‑10份、分散剂1‑5份、稳定剂1‑5份。本发明制备的超高分子量耐磨硅酮母粒能够改善塑料制品的耐磨耐刮檫性能,改善脱膜效果和表面手感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耐磨硅酮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汽车、民用材料等都在走“轻量化”路线,轻质高性能的改性塑料被大量使用到各个民生行业,提高产品使用能效比,降低产品成本。
有机硅类产品作为润滑剂添加到塑料里,作为脱模剂使用已经有较长时间了,但是用它作为材料改性剂,如耐磨剂、手感剂或其他添加剂,才刚刚兴起。赢创德固赛、瓦克、信越等国际有机硅巨头已经有一些应用于塑料改性耐磨的耐磨粉或硅酮母粒,可以大大提高塑料的耐磨耐刮擦性,同时改善塑料表面的手感特性。但是,目前国内在硅酮母粒产品的研发极其缓慢,国内几家较大的工程塑料厂家,如:金发科技、聚赛龙等都使用国外公司产品,国内公司的产品质量存在造粒不均匀、润滑性较差、耐磨耐刮檫性能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价比,高有机硅含量的橡塑行业用耐磨硅酮母粒,能够改善塑料制品的耐磨耐刮檫性能,改善脱膜效果和表面手感性。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超高分子量耐磨硅酮母粒,超高分子量耐磨硅酮母粒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制备而成: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MC)100-200份、四苯基四乙烯基硅烷10-100份、催化剂1-5份、含氢硅油15-75份、不饱和聚酯10-50份、中和剂1-5份、载体100~400份、润滑剂1-5份、聚酰胺5-10份、分散剂1-5份、稳定剂1-5份。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为浓硫酸、浓盐酸。
所述含氢硅油为支链型低含氢硅油,含氢量为0.05-0.15%。
所述不饱和聚酯为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粘度为1000-10000cps。
所述中和剂为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所述载体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
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锌、硬脂酸钙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分散剂为结构式为(I)、(II)的有机硅改性聚酯
其中n=5~20。
所述稳定剂为木质素、分子量在10000-100000的聚环氧乙烷(PEO)、羧甲基纤维素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超高分子量耐磨硅酮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超高分子量有机硅耐磨剂的制备:
①将DMC、四苯基四乙烯基硅烷搅拌均匀,加入水,加入浓硫酸,升温75-100℃回流反应1-3小时,减压蒸馏,制得反应产物1;
②将反应产物1与含氢硅油混匀后,升温90-100℃反应1-3小时,过滤得到反应产物2;
③将反应产物2与不饱和聚酯搅拌均匀,加入催化剂,升温70-90℃,反应1-3小时,中和后,真空蒸馏,在常温下放置熟化48小时以上,得到透明固体产品,即为超高分子量有机硅耐磨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硅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硅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4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