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生型多孔生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1531.5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唐林元;王文新;蔡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林元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20/02;A01G24/12;A01G24/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植 多孔 生态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植生型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原料组成:1200~1500份陶瓷骨料,180~210份胶凝材料,60~75份去离子水,1.5~1.8份减水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生型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骨料为废陶瓷破碎筛选出粒径为16~25mm的碎粒,清洗晾干制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生型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各组分原料为150~180份硫铝酸盐水泥,25~30份粉煤灰,30~50份掺合料球磨至比表面积为600~700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生型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掺合料为预处理疏浚底泥、改性膨润土、牡蛎壳粉按质量比2:2:1混合球磨至比表面积为400~500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生型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疏浚底泥为压滤至含水量为40~50%,自然风干后粉碎过40目筛的疏浚底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生型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膨润土为30~50重量份膨润土、2~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20份质量分数为15%碳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后装入旋转挤压机中挤压30~40min,再陈化2~3天后干燥制得。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生型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牡蛎壳粉为水洗干燥后粉碎过80目筛的废弃牡蛎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生型多孔生态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植生型多孔生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取废陶瓷破碎筛选出粒径为16~25mm的碎粒,清洗晾干得陶瓷骨料;
(2)取废弃牡蛎壳洗干燥后粉碎过80目筛,得牡蛎壳粉;
(3)取疏浚底泥压滤至含水量为40~50%,自然风干后粉碎,过40目筛,得预处理疏浚底泥;
(4)取膨润土、2羧甲基纤维素钠、碳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后装入旋转挤压机中挤压30~40min,再陈化2~3天后干燥,得改性膨润土;
(5)将预处理疏浚底泥、改性膨润土、牡蛎壳粉按质量比2:2:1混合,装入球磨机中球磨,得掺合料;
(6)取硫铝酸盐水泥、粉煤灰、掺合料装入球磨机中球磨,得胶凝材料;
(7)取陶瓷骨料并用1/3去离子水均匀喷洒在陶瓷骨料表面,混合均匀后加入1/3胶凝材料,搅拌1~2min后加入1/3去离子水,1/3胶凝材料,继续搅拌1~2min,再加入1/3去离子水,1/3胶凝材料,减水剂,搅拌均匀后用捣棒逐层插捣并压实成型,得植生型多孔生态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林元,未经唐林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15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