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件自动开盖取液系统及智能实验室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90679.7 | 申请日: | 2017-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5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梅;钟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阿瑟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B7/00 | 分类号: | B67B7/00;B01L9/02;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刘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件 自动开盖 管座 起子 智能 起子结构 自动打开 放置管 卡接管 上表面 盖子 管盖 夹持 卡口 开盖 弯折 预设 机器人 | ||
本发明提供了管件自动开盖取液系统及智能实验室,管件自动开盖取液系统包括:管座,管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管件的凹槽;起子,起子包括第一本体和相对于第一本体弯折预设角度的第二本体,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卡接管盖的卡口;机器人,用于夹持并掰动第一本体使管盖在卡口的带动下打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打开管件的盖子并能自动取液的管件自动开盖取液系统及智能实验室。而且使用的管座和起子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效率高。进一步地,能够在同一管座上进行多个及多种管件的开盖取液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管件自动开盖取液系统及智能实验室。
背景技术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持续发展进步,机器人已经逐渐开始在各行各业开始代替人类进行工作,一些医院和化学实验室内也开始引用机器人。在医院和化学实验室内,有一项重要且频繁的工作就是打开装有试剂、标本等液体的试管、离心管和PCR管等的管盖,并从管中抽取液体,以前这一操作都是由人工完成。当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作时,现有的机器人无法快速高效的给管件开盖以及取出管件内的液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管件自动开盖取液系统及智能实验室。具体地,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件自动开盖取液系统,包括:
管座,所述管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管件的凹槽;
起子,所述起子包括第一本体和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弯折预设角度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卡接管盖的卡口;
机器人,用于夹持并掰动所述第一本体使所述管盖在所述卡口的带动下打开。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口贯穿所述第二本体,所述卡口的长度大于所述管盖的长度,所述卡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管盖的宽度。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形成L形结构。
一种智能实验室,包括管件自动开盖取液系统,所述管件自动开盖取液系统包括管座、起子和机器人,所述管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放置管件的凹槽,所述起子包括第一本体和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弯折预设角度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卡接管盖的卡口,所述机器人上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被配置为能够夹持并掰动所述第一本体使所述管盖在所述卡口的带动下打开。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口贯穿所述第二本体,所述卡口的长度大于所述管盖的长度,所述卡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管盖的宽度。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实验室还包括工作台组件和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和所述工作台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在室内与室外之间传送物料的传送窗,所述传送窗的顶部设置有供所述机器人从所述传送窗中取物料的物料传送口,所述管座设置在所述传送窗的顶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座和所述传送窗之间设置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定子连接传送窗,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动子连接所述管座并带动所述管座在所述传送窗的顶部移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窗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导轨安装条,所述导轨安装条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安装条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的直线导轨,各所述直线导轨上连接有管座安装板,所述管座设置在所述管座安装板上。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实验室还包括起子安装架,用于安装所述起子。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起子安装架固定在所述管座安装板上。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阿瑟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阿瑟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0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