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引物测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0028.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7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窦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睿博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69 | 分类号: | C12Q1/6869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春艳 |
地址: | 510535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物 测序 对引物 通用引物 基因工程 检测结果 生物诊断 药物研发 质粒模板 碱基 可用 研发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引物测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引物Z和引物Y2作为PCR引物对,将质粒模板DNA经PCR扩增出模板DNA1;以引物X和引物Y2作为PCR引物对,将模板DNA1经PCR扩增出待测DNA2;使用引物Y2对待测DNA2进行Sanger法测序,即测得引物X的序列;其中,引物X为待测序的引物;引物Y2为一条已知的通用引物;引物Z由引物X的3'端连接引物Y1构成,引物Y1为另一条已知的通用引物。该方法既能识别待测序的引物的序列长短与总分子量,又能精确地鉴定待测序的引物的序列中的每一个碱基,其检测结果百分百准确;该方法的各步骤操作简单;因此,所述对引物测序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可用于药物研发、生物诊断试剂研发、基因工程等相关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检测鉴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引物测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引物(primer),是一小段单链DNA或RNA,作为DNA复制的起始点,在核酸合成反应时,作为每个多核苷酸链进行延伸的出发点而起作用的多核苷酸链,在引物的3′-OH上,核苷酸以二酯链形式进行合成,因此引物的3′-OH,必须是游离的。之所以需要引物是因为在DNA合成中DNA聚合酶仅仅可以把新的核苷酸加到已有的DNA链上。
目前引物合成主要采用固相亚磷酰胺y三酯法,该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的偶联以及起始反应物比较稳定的特点。该方法主要是将DNA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完成DNA链的合成,由待合成引物的3'端向5'端合成延伸,相邻的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
现有技术中,固相亚磷酰胺三酯法合成引物的具体步骤如下:
1)用三氯乙酸去除固相载体5'-羟基的保护基团DMT,获得游离的5'-羟基;
2)将亚磷酰胺保护核苷酸单体与活化剂四氮唑混合,得到核苷亚磷酸活化中间体,与游离的5'-羟基发生缩合反应;
3)由于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5'-羟基都参与缩合,可能有极少数5'-羟基没有参加反应(少于2%),可用乙酸酐和1-甲基咪唑试剂将其终止合成,这种短片段可以在纯化时分离掉;
4)在氧化剂的作用下,亚磷酰形式转变为更稳定的磷酸三酯,使DNA磷酸骨架更稳定。
经过以上四个步骤,一个脱氧核苷酸就被连接到固相载体上;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要求合成的碱基连接完成;合成过程中可以监控脱下的保护基团DMT的颜色可以初步判定合成效率。
在此基础上,为了确定人工合成的引物序列的碱基排列是否正确,现有技术中的引物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毛细管凝胶电泳法(CGE),以及质谱分析(MS)。其中,HPLC是一种高效的分析寡核苷酸的方法;CGE是一种将凝胶移到毛细管中作支持物进行的电泳,基于尺寸排阻机理,可实现单核苷酸分离,可用于测定寡核苷酸纯度,分辨率高,定量准确;MS是用电场和磁场将运动的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按它们的质荷比分离后进行检测的方法,MS能够精确地测定引物的分子量大小。
然而,事实上,上述各方法中都存在不容忽视的技术缺陷,例如,虽然质谱能够精确检测序列的总分子量,却也仅能知道所检测引物的总分子量,而无法识别其碱基序列排列顺序,更不能识别个别碱基的突变;又如,HPLC和CGE可检测引物主片段所占比例,但是主要是针对引物的纯度进行检测,无法识别序列的长短及具体的碱基排列。因此,现有技术中尚未提供一种能够精确鉴定合成引物的碱基序列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种技术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全新的对引物本身进行测序的方法,该方法既能识别序列的长短与总分子量,又能精确鉴定碱基序列(核苷酸序列)的排列顺序。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引物测序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睿博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未经北京睿博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00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