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疏水型水性油墨连接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9125.5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7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龙海燕;杨明忠;张建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思宇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7 | 分类号: | C09D11/107;C09D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常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 疏水 水性油墨 连接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疏水型水性油墨连接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改性丙烯酸乳液为基材,改性碳纳米管粉末和改性硼泥粉末作为促进剂,并辅以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和过硫酸钾等制备得到耐热疏水型水性油墨连接料,首先对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将丙烯酸树脂有效地填充在水性油墨连接料内部,有利于水性油墨连接料的耐热性、附着力和疏水性得到提高,再利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玫瑰花瓣中提取植物精油,将改性后的碳纳米管粉末和植物精油以及酸奶共混发酵,提高碳纳米管粉末和基材的相容性,继续利用硼泥粉末与自制分散液反应,进一步提高水性油墨连接料的耐热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疏水型水性油墨连接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一般由颜料、连接料、溶剂和助剂等组成,这些成分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油墨广泛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等各种印刷,随着社会需求增大,油墨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
油墨连接料是印刷油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油墨的流体部分。印刷油墨的流变性、黏度、干燥性、成膜性以及印刷性能,主要取决于连接料。油墨中的固体成分依靠连接料的润湿作用能够在制造过程中被研细,依靠其黏度完成印刷过程的传递转移,在印刷品上依靠连结料的干燥成膜性使印迹形成光泽的牢度的墨膜而保护颜料。连结料对油墨的传递性、亮度、固着速度等印刷适性和印刷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连接料是保证印刷良好的关键之一,要能根据包装材料、印刷要求等的不同,随时调整连结料的组成与配比。
近年来,人们对包装印刷安全性的需求越来越高,水性油墨凭借低VOC、不可燃、无毒和无异味等环保特点,正成为油墨产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水性连接料是一种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水中能溶解或溶胀而形成溶液或分散液。水性连接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性油墨的性能。早期的水性油墨连接料主要是由松香和马来酸改性的树脂组成,其性能较差。
目前,一般水性油墨的连接料为水性聚氨酯树脂和水性丙烯酸树脂等,由于聚氨酯分子具有“可裁剪性”,再结合新的改性与合成工艺,可以通过有效控制水性油墨结构及组成,使油墨涂膜的耐高底温性能、耐磨性、强度、柔韧性以及流平性等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水性聚氨酯连接料已成为目前油墨领域的研究热点。除此之外,它还可以降低易燃溶剂及静电所引起的火灾隐患,消除印刷表面的残留气味,是最具潜力的水性油墨用连接料树脂。
由于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吸水性较强,不利于水分的进出。如果水性油墨干燥太慢,会造成印刷品干燥不良,油墨粘到导纸辊上,印刷品失去光泽,还会影响叠印效果,造成印刷品质量问题;水性油墨干燥太快,容易在印刷过程中油墨还没有在承印材料表面渗透就已经干,造成油墨悬浮在承印材料表面,附着力变差。因此水性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在刚铺开到承印材料表面时,干燥速度要快,但是干燥到一定程度时,需要放慢干燥速度,以利于水性油墨有足够的时间渗透到承印材料中去。除此之外,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还普遍存在着固含量低,耐水性差、耐水解性差、抗粘连性差、耐蒸煮性较差等缺点,需进一步改进。
因此,研制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性能问题的水性油墨连接料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普通水性油墨连接料的吸水性较强,不利于水分的进出,如果水性油墨干燥太慢,会造成印刷品干燥不良,而水性油墨干燥太快,容易造成油墨悬浮在承印材料表面,附着力变差,另外还存在耐热性差和耐水性差,满足不了市场要求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耐热疏水型水性油墨连接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热疏水型水性油墨连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思宇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思宇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91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