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底坑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位置测定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6698.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4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范奉和;王军泉;李峥;李文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铃木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5/2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地址: | 528223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底坑 电梯 移动 装置 位置 测定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浅底坑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之间连接可伸缩连杆机构;可伸缩连杆机构包括上主动连杆和下主动连杆,上主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架连接,另一端通过主动连杆连接板与传动螺母连接,下主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下支撑架连接,另一端连接到主动连杆连接板;
还包括上被动连杆和下被动连杆,所述上被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架连接,另一端通过被动连杆连接板与螺杆滑动套连接,所述下被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下支撑架连接,另一端也与所述被动连杆连接板连接;
所述传动螺母和螺杆滑动套之间穿过有传动螺杆,所述传动螺杆与手摇支架连接;所述手摇支架与手摇柄配合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浅底坑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主动连杆和下主动连杆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所有的所述上主动连杆和下主动连杆都连接到所述主动连杆连接板上;
所述上被动连杆和下被动连杆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所有的上被动连杆和下被动连杆都连接到被动连杆连接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浅底坑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支撑架的下部设有缓冲垫。
4.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浅底坑电梯可移动止停装置的位置测定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串联的声光信号提示装置、上端开关和下端开关;可移动止停装置伸展时,声光信号提示装置触发,至可移动止停装置到达预定位置结束;反之,可移动止停装置离开预定位置时,声光信号提示装置触发,至可移动止停装置完全回收结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置测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上端开关和下端开关采用一个双向触点开关,所述双向触点开关设置在轿厢底板上;所述手摇支架上设有上开关打板,所述下支撑架连接下开关打板;所述双向触点开关和声光提示装置串联在24V的电路上。
6.采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位置测定系统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可移动止停装置伸展时,可移动止停装置上的上开关打板碰触轿厢底板上的双向触点开关的上触点,电路接通,声光信号提示装置启动,发出声光信号;可移动止停装置继续伸展,当可移动止停装置上的下开关打板碰触到双向触点开关的下触点时,电路断开,声光信号提示装置停止,可移动止停装置到达完全伸展位置,此时,可移动止停装置具有机械地止停轿厢的功能;
反之,可移动止停装置上的下开关打板碰触所述下触点,电路接通,声光信号提示装置启动,可移动止停装置回收,至完全收回位置时,可移动止停装置上的上开关打板触碰上触点,电路断开,声光信号提示装置停止,可移动止停装置抵达完全回收位置,此时,电梯能够正常运行。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位置测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上端开关装设在轿厢底部,上述下端开关装设在底坑内,所述上端开关和下端开关各采用一个接近式传感器,所述手摇支架上设有上开关打板,所述下支撑架连接下开关打板;两个所述接近式传感器和声光提示装置串联在24V的电路上。
8.采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位置测定系统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可移动止停装置开始伸展时,可移动止停装置上的上开关打板脱离轿厢底部上的接近式传感器,电路接通,声光信号提示装置启动,发出声光信号,可移动止停装置继续伸展,当可移动止停装置上的下开关打板感应到装设在底坑的另一个接近式传感器时,电路断开,声光信号提示装置停止,可移动止停装置到达完全伸展位置,此时,可移动止停装置具有机械地止停轿厢的功能;
反之,可移动止停装置上的下开关打板脱离底坑上的接近式传感器时,电路接通,声光信号提示装置启动,可移动止停装置回收,至完全收回位置时,可移动止停装置上的上开关打板感应到轿厢底部的接近式传感器时,电路断开,警示声光信号停止,可移动止停装置抵达完全回收位置,此时,电梯能够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铃木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铃木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66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