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煤电厂用除尘脱硝活性剂及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5045.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6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蕾;文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53/86;B01D53/90;B01D53/56;B01D53/96;B01J38/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电厂 除尘 活性剂 制备 方法 使用方法 应用 | ||
1.一种燃煤电厂用除尘脱硝活性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体积百分比的原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8%~15%,快速渗透剂T溶液0.04%~0.15%,氯化钠溶液8%~15%,十二醇溶液1.2%~2.5%,余量为自来水;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4%~0.8%,所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8%~15%;
或者,包括以下体积百分比的原料:烷基糖苷0.08%~0.15%,快速渗透剂T溶液0.04%~0.15%,氯化钠溶液8%~15%,十二醇溶液1.2%~2.5%,余量为自来水;所述烷基糖苷的质量浓度为60%~75%,所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8%~15%;
所述的燃煤电厂用除尘脱硝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以制备1000mL燃煤电厂用除尘脱硝活性剂计,
当燃煤电厂用除尘脱硝活性剂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8%~15%,快速渗透剂T溶液0.04%~0.15%,氯化钠溶液8%~15%,十二醇溶液1.2%~2.5%,余量为自来水;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4%~0.8%,所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8%~15%;
采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20℃~30℃的常温条件下,量取质量浓度为0.4%~0.8%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80mL~150mL,倒入1000mL烧杯中;
步骤二、量取快速渗透剂T溶液0.4mL~1.5mL,在量取的快速渗透剂T溶液中加入35mL~60mL自来水稀释,并将稀释后的快速渗透剂T溶液倒入上述烧杯中,震荡烧杯至溶液均匀混合;
步骤三、量取质量浓度为8%~15%的氯化钠溶液80mL~150mL,倒入上述烧杯中,震荡烧杯至溶液均匀混合;
步骤四、量取十二醇溶液12mL~25mL,加入35mL~60mL自来水稀释,并将稀释后的十二醇溶液倒入上述烧杯中,震荡烧杯至溶液均匀混合;
步骤五、在上述烧杯中添加自来水至1000mL刻度线,震荡烧杯至溶液均匀混合,即可得到燃煤电厂用除尘脱硝活性剂;
当燃煤电厂用除尘脱硝活性剂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时:烷基糖苷0.08%~0.15%,快速渗透剂T溶液0.04%~0.15%,氯化钠溶液8%~15%,十二醇溶液1.2%~2.5%,余量为自来水;所述烷基糖苷的质量浓度为60%~75%,所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8%~15%;
采用第二种方法进行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20℃~30℃的常温条件下,量取质量浓度为60%~75%的烷基糖苷0.8mL~1.5mL,倒入1000mL烧杯中;
步骤二、量取快速渗透剂T溶液0.4mL~1.5mL,在量取的快速渗透剂T溶液中加入35mL~60mL自来水稀释,并将稀释后的快速渗透剂T溶液倒入上述烧杯中,震荡烧杯至溶液均匀混合;
步骤三、量取质量浓度为8%~15%的氯化钠溶液80mL~150mL,倒入上述烧杯中,震荡烧杯至溶液均匀混合;
步骤四、量取十二醇溶液12mL~25mL,加入35mL~60mL自来水稀释,并将稀释后的十二醇溶液倒入上述烧杯中,震荡烧杯至溶液均匀混合;
步骤五、在上述烧杯中添加自来水至1000mL刻度线,震荡烧杯至溶液均匀混合,即可得到燃煤电厂用除尘脱硝活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用除尘脱硝活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8%~12%,快速渗透剂T溶液0.04%~0.1%,氯化钠溶液8%~12%,十二醇溶液1.6%~2%,余量为自来水;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0.7%,所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8%~12%;
所述烷基糖苷0.08%~0.12%,快速渗透剂T溶液0.04%~0.1%,氯化钠溶液8%~12%,十二醇溶液1.6%~2%,余量为自来水;所述烷基糖苷的质量浓度为65%~75%,所述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50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的粉尘回收装置
- 下一篇:雨滴式光伏抑尘除霾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