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余热回收的铝型材真空加工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4263.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7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黄锡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高德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8 | 分类号: | B22D18/08;B22D18/06;B05D7/14;B05D5/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32273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成俊 |
地址: | 242234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回收 余热回收控制装置 控制系统 真空加工 铝型材 真空压力控制器 余热回收装置 真空密闭 真空状态 浇注 密闭 无尘 室内 抗腐蚀性能 冷却真空泵 铝合金门窗 温度控制器 真空泵连接 耐候性能 热风输送 浇注室 冷却室 熔炼室 热风 导引 余热 冷却 监控 记录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余热回收的铝型材真空加工控制系统,包括连接PLC控制器上的真空压力控制器、温度控制器以及余热回收控制装置,真空压力控制器,通过浇注真空泵连接在0.7‑0.8MPa的真空密闭浇注室内控制其真空状态,其通过冷却真空泵连接在0.8‑0.9的真空无尘密闭冷却室内控制其真空状态;0.7‑0.8MPa的真空密闭浇注室和0.8‑0.9的真空无尘密闭冷却室均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和余热回收控制装置将其内的余热通过导引熔炼室;余热回收控制装置用于记录余热回收装置内的热风输送量以及一定时间间隔内的热风温度。使用本发明的基于余热回收的铝型材真空加工控制系统制得的铝合金门窗,耐候性能以及抗腐蚀性能较强、外观质量好、实时进行余热回收、监控,环保性能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型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余热回收的铝型材真空加工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铝材加工时,特别是加工成铝棒时,客户对应不同规格的铝棒具有不同的要求,需要在铝材融化后的铝液中加入各种不同的配料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目前有一种用于铝液配料时保温的保温炉,能够在铝液配料时进行保温,确保铝液和配料能够充分融合。但是,现有的这类保温炉在使用时会产生并排放一定的烟气、废气,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而且,保温性能不理想,铝液会出现一定的冷却现象,导致铝液和配料的融合效果不理想,影响产品质量。因此,现有的铝材加工用的保温炉存在着环境污染、保温性能不理想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CN201610367330.3公开了一种具有热循环功能的环保型铝材加工用保温系统, 它包括保温炉,保温炉的顶部连接有集热炉;集热炉内设置有“U”型的进气管和多个集热板,进气管和集热板交错分布,进气管一端连接有热风机;所述集热炉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抽风炉罩和负压风机,集热炉一侧通过负压风机连接有烟气净化器。本申请不仅具有环保的优点,还能够实现热循环,提高热能利用率、保温性能和产品质量。
该申请虽然充分利用了保温炉内产生的余热,并且及时将其产生的烟气进行净化达到环保的效果,但是顶部的集热炉以及集热铸造单元占用的空间较大,整个加工系统结构较为庞大,整体支撑结构较多,也较为复杂。此外对于门窗使用的铝合金型材来说,这种保温结构以及系统实用性不是很好,较为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压力为0.7-0.8MPa的真空密闭环境中对门窗铝合金型材进行浇注成形,随后依次真空冷却、型材预处理以及铝合金型材喷涂以及固化、铝合金型材精加工以及切割、包装的基于余热回收的铝型材真空加工控制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余热回收的铝型材真空加工控制系统,包括连接PLC控制器上的真空压力控制器、温度控制器以及余热回收控制装置,其中:
真空压力控制器,通过浇注真空泵连接在0.7-0.8MPa的真空密闭浇注室5内控制其真空状态,同时其通过冷却真空泵连接在0.8-0.9MPa的真空无尘密闭冷却室内控制其真空状态;
温度控制器,分别连接0.7-0.8MPa的真空密闭浇注室的浇注温度传感器7、0.8-0.9MPa的真空无尘密闭冷却室的冷却温度传感器以及铝合金型材喷涂以及固化烘干室的烘干温度传感器11上;
0.7-0.8MPa的真空密闭浇注室和0.8-0.9MPa的真空无尘密闭冷却室均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和余热回收控制装置将其内的余热通过熔炼室,为熔炼室周围提供足够的温度环境;
余热回收控制装置用于记录余热回收装置内的热风输送量以及一定时间间隔内的热风温度,通过其还连接PLC控制装置直接控制热风回流量的大小。
进一步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吸风机、蓄热结构件以及热风传输管,其中蓄热结构件上设有多根热风传输管,这些热风传输管将蓄热结构件内的热风同时传送至熔炼室的不同部位,熔炼室的这些部位包括熔炼室顶部、靠近中间的侧面以及靠近底部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高德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高德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42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