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件移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0964.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7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勇;肖衍盛;郭文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谷夫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4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移送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移送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加工中心,各加工中心并列布置而形成加工中心组;移送工件的移送线,在加工中心组的侧方沿着加工中心组内的加工中心的排布方向延伸延伸;中转结构,能够变换工件的移送方向并移送工件并能够安装于移送线;移送工件的移送辅线,在中转结构和加工中心之间延伸并能够通过中转结构与移送线对接,以使工件在移送线和加工中心之间移送。该工件移送系统避免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复杂机器人,简单经济,占地面积小,整个系统能实现无人化自动操作,并且移送系统的布局较为优化,有利于在最小的空间内实施最大量和最快速的工件移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件移送系统,该工件移送系统包括数控机床集群及其移送系统,用于制造3C零部件加工。
背景技术
3C产业迅猛发展,3C零部件的加工多为精密成型加工,采用数控机床来完成。以手机玻璃工件为例,其通过数控机床的加工中心进行切削、打磨等工艺而从待加工毛坯件形成为已加工完工件。中国专利201510316063.2中记载了现有的对手机玻璃工件以及常见的3C零部件进行数控机床加工的工艺。在现有的这种加工工艺中,待加工毛坯件和已加工完工件置于同一料槽中,该料槽置于加工中心前方,在加工中心的侧方设置有带转动杆和转动块的取放装置,通过该取放装置而进行料槽和加工中心之间的毛坯件和完工件的取换,待料槽内的毛坯件全部更换为完工件时,再由人工或者机器单独地进行料槽的更换。
目前,手机玻璃工件、形状各异的车载电脑玻璃、家用电器触控用玻璃等已经基本实现了类似上述专利中记载的工件个体的自动加工,但是对于多加工中心之间的自动移送还并未普及,即将整盘毛坯件置于加工中心内部,由机械手完成上下料,再由人工进行料槽的更换。显然,这仅实现了单机自动化,对于大批量的加工制造(比如手机玻璃工件的加工制造),往往由成百上千台甚至过万台加工中心加工来完成,这么多加工中心的整盘料槽取换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实施,在当前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现实情况下,加工制造企业迫切希望实现进一步的自动化来代替人工取换料盘。
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自动化的制造系统,其包括加工中心和将毛坯件和完工件在料槽之间移送的移送系统,然而,移送系统采用昂贵的串联六自由度关节机器人、VGA(Video Graphics Array,视频图形阵列)、并联六杆机构机器人进行自动移送。在该相关技术中,需要应用很多的通用机器人,价格十分昂贵,维护保养成本高,转换加工对象的技术要求也高,切换加工件时调整调试时间长。这样的移送线和机器人布局在机床前方,以此来代替人工操作,空间上占用原有操作者的操作空间,使得机床调试维修、维护困难。
对于批量特别巨大的工件的加工,上述相关技术并未普及,而还是采用人工操作,即,需要将装满毛坯件的料盘从毛坯料仓内快速移送到现场指定的加工中心内进行加工,然后将装满完工件的料盘快速移送至成品料仓或一下个工艺站点。
因而,相关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对于数量特别巨大的工件的加工,毛坯件或者完工件在各个加工中心之间的移送依然靠人工实施,在人工实施过程中,效率低、易出错、防护不当还造成加工件破损。
第二,虽然对于数目不大的工件的加工已经实现自动化,但是上述采用机器人的成本较高、空间占用较大、传送链较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移送系统,其对工件的移送更为经济、更具效率、具有更短的传送链、占用更短的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件移送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加工中心,各所述加工中心并列布置而形成加工中心组,所述工件移送系统还包括:
移送工件的移送线,所述移送线在加工中心组的侧方沿着加工中心组内的加工中心的排布方向延伸延伸;
中转结构,所述中转结构能够变换工件的移送方向并移送工件,所述中转结构能够安装于所述移送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谷夫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谷夫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09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控制柜半自动生产线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追溯滚珠丝母自动化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