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葛根枳椇子破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9399.6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1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成金乐;陈勇军;徐吉银;陈炜璇;邓雯;乔卫林;彭丽华;唐琳;陈炯;刘子超;陈金梅;梁燕玲;劳悦富;马宏亮;朱丹烨;王义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2 | 分类号: | A61K36/72;A61K9/16;A23L33/10;A61P1/16;A61P3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2843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葛根 枳椇子破壁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破壁组合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葛根枳椇子破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酒的历史渊源流传,其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同开始的,其产生和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巢栖穴居,主要以野果裹腹。野果中含有能发酵的糖类,在酵母菌的作用下,产生一种具有香甜味的液体,这就是最早出现的天然果酒。袁翰青《中国化学史论文集》:“谷物酿酒大概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是早于传说中的夏朝。”唐宋是酿造技术最辉煌的发展时期,酿造经验、理论和工艺流程得到提高,技术措施和主要的工艺设备基本定型。酒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且是一种文化象征,酒和人类社会心理文化相结合,便有了酒文化。酒文化是以酒为特征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酒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更是一种艺术文化。目前我国各类酒的产量已达3000多万吨,酒类总产量和人均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饮酒人群中相关调查显示具有酒依赖总的患病率达3.14%。
酒不是生活必需品,但是一种特殊的食品。酒作为一种饮料,除了含有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外,更关键和更主要的是因为其含有一种精神活性物质—乙醇。乙醇为低分子脂溶性物质,摄入的乙醇可通过滤过和简单扩散方式从胃肠道吸收,吸收速率在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一般一次大量饮酒后,乙醇10分钟左右即可被吸收,继而进入血液,其中饮酒量的60%于一小时内吸收,30~90分钟达到血药峰值,两小时可全部吸收完全,其中胃吸收占10%~20%,十二指肠及空肠吸收占75%~80%,此后血药浓度开始下降。吸收后积聚在血液和各组织中,其中脑组织浓度是血液中10倍,绝大多数酒精主要在肝脏中代谢,只有极少量(2%~10%)乙醇氧化分解直接经肾从尿中排泄或经肺从呼吸道呼出或经皮肤汗腺随蒸发排出。16小时后血液中的乙醇基本代谢完全。
乙醇在肝细胞中有3种主要的代谢途径,依次为胞质溶胶上的乙醇脱氢酶系统(ADH系统)途径,光滑内质网上的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MEOS)途径,过氧化物酶途径。血中低浓度乙醇经乙醇脱氢酶(ADH)代谢为乙醛,再经肝细胞线粒体内的乙醛脱氢酶(ADLH)氧化为乙酸,进入体循环,最终经三羧酸循环代谢为能量、水和二氧化碳;长期饮酒或高浓度乙醇则由肝脏中的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发挥主要作用。
所谓醉酒实际上是一种急性酒精中毒现象,是服用过量酒精后所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或抑制状态。由于过量饮酒,使乙醇在体内吸收率大于其在肝脏内氧化代谢率,因而大量的乙醇经血液循环进入人体大脑内,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醉酒。人在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可致急性中毒,轻者可见烦躁多语、恶心呕吐,或失去自制。重者可见昏迷、面色苍白、呼吸缓慢、体温下降,有可能因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持续过量饮酒,引起慢性酒精中毒,会引发多种躯体疾病,其中消化道溃疡最普遍,其次是肝脏疾病、脑血管意外、小脑共济失调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有资料表明食道癌、肝癌发病率的升高与饮酒有关。可见过量饮酒,对人体器官有着广泛的刺激并产生危害性。另一方面,过量饮酒还会产生一系列的危害社会行为,涉及社会、家庭、治安、交通等多方面。目前发现的醉酒机理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因饮酒过量,使得乙醇在体内的吸收率大于氧化代谢率,较多的乙醇经血液循环进入人体大脑后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传递障碍。②乙醇在代谢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乙醛,乙醛作为一种强力的肌肉毒素,如果得不到足够的乙醛脱氢酶的处理,会在组织和脏器内大量积累,进而损伤脏器。③酒精代谢过程中会积累大量的自由基,形成自由基链式反应,从而刺激神经系统,导致自律神经平衡失调,引起心脏加速和血液中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失调,最终导致头痛、眩晕、局部皮肤过敏及胃肠不适等酒后症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93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朝鲜蓟解酒护肝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含有抗抑郁活性成分的口服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