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球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7149.9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8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红霞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6/00;C21D8/00;B21J1/06;B21J5/02;C22C38/02;C22C38/04;C22C38/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球 回火 表面硬度 破损率 淬火 空冷 淬火介质 钢球加工 室温时效 预冷 测试 生产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球加工方法,生产出的钢球破损率低且表面硬度高。该方法主要是对直径为150~170mm的钢球进行加工,钢球预冷至650~700℃进行淬火,淬火介质为水,水温为55~60℃;淬火后进行回火,回火温度为150~200℃,回火介质为油,回火时间2~3小时,回火后进行空冷,空冷至室温后进行室温时效,时效时间为15至20天。经测试,通过上述方法生产出的钢球的破损率低于1%,表面硬度大于63HRC。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磨机应用的大规格钢球的加工工艺,大规格钢球直径为150至170mm。
背景技术
随着磨矿领域的不断发展,现有的磨矿设备中一般要用到大规格的钢球,这种钢球的直径为150至170mm。这种钢球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依次进行的钢坯选择,下料,加热,模锻,预冷,淬火,回火和空冷。现有技术中加工出的钢球存在以下不足:1、破损率高,虽然有些资料中显示破损率低于1%,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稳定,破损率高于1%的情况经常出现;2、表面硬度低;3、磨耗高。此外,本领域中,钢球表面硬度的微小提升,对于降低磨耗都有显著效果,而磨耗的降低对生产成本的降低有直接影响,因此提高钢球表面硬度,降低磨耗,是本领域一直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破损率低且表面硬度高的钢球加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球加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钢坯选择,下料,加热,模锻,预冷,淬火,回火和空冷,其中,所述钢球的直径为150~170mm,钢球预冷至650~700℃进行淬火,淬火介质为水,水温为55~60℃;淬火后进行回火,回火温度为150~200℃,回火介质为油,回火时间2~3小时。
进一步的是:空冷后在室温进行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时间为15~20天。
进一步的是:所述时效处理时间为15天。
进一步的是:所述钢球的直径为150mm。
进一步的是:所述钢坯按质量百分数包括:0.7~0.95%C,0.75~1.25%Si,0.75~0.95%Mn,0.01~0.02%V,其余为Fe和杂质元素。
进一步的是:所述加热和模锻是先将半成品球料加热至1100℃~1200℃后再通过模锻将半成品球料锻造成钢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破损率低且表面硬度高,可使破损率稳定控制在小于1%,表面硬度大于63HR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钢球加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钢坯选择,下料,加热,模锻,预冷,淬火,回火和空冷,与现有技术中不同点在于,本发明所述钢球的直径为150~170mm,钢球预冷至650~700℃进行淬火,淬火介质为水,水温为55~60℃;淬火后进行回火,回火温度为150~200℃,回火介质为油,回火时间2~3小时。上述回火可在电控油回火锅中进行。通过上述方法,可使钢球破损率小于1%,表面硬度大于63HRC。通过上述方法加工出的钢球中,直径为150mm的钢球的破损率要低于其它尺寸的钢球且表面硬度和整体硬度要高于其它尺寸的钢球,因此钢球直径优选为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红霞,未经吴红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71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