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的自动挡手球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6261.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9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绕;邱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正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12 | 分类号: | F16H59/12;F16H5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徐敏灿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自动挡 手球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具体是用于汽车的自动挡手球结构。用于汽车的自动挡手球结构,包括面板主体,所述面板主体上设有档位显示面板,档位显示面板内设有皮裙支架,档位显示面板、皮裙支架与面板主体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换挡手球包括手球本体,手球本体正面开有开口,开口内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弹簧安装孔,弹簧安装孔内设有复位弹簧,手球本体正面开口处转动连接有按钮架,按钮架内设有弹簧作用板,弹簧作用板下表面与复位弹簧上端接触。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较大温差时保持档位显示面板、皮裙支架与面板主体之间间隙稳定均匀,按动解锁按钮进行档位解锁时复位弹簧提供额外助力,方便按动解锁按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具体是用于汽车的自动挡手球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内的换挡面板设置在汽车的换挡机构上方,用于遮盖换挡杆上方的空间,起到美化车内空间的作用,并且与汽车的行车电脑连接,显示汽车的档位信息,通常使用的换挡面板形式多样,这些换挡面板由多个换挡面板上的组件连接组装而成,组件之间间隙较大,固定作用不够完善,会影响整个换挡面板的美观度,并且在温度变化幅度大时会因为热膨胀比不同而产生过大的间隙,更甚者会因此产生噪音,直接影响顾客对整车质量的主观评价;换挡手球安装在换挡杆上端,用于美化换挡杆,也便于手握持,另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安装一套换挡限位解除按钮,用于解除档位之间的限位,但是现有的多数换挡手球都是通过一个力矩转换结构来直接驱动换挡杆杆芯,按下解锁按钮需要使用比较大的力,使用体验并不友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换挡面板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用于汽车的自动挡手球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汽车的自动挡手球结构,包括面板主体,所述面板主体上设有档位显示面板,档位显示面板内设有皮裙支架,档位显示面板、皮裙支架与面板主体通过卡扣结构连接,皮裙支架上方设有皮裙,皮裙上方设有换挡手球,皮裙下端与皮裙支架连接,皮裙上端与换挡手球连接,换挡手球包括手球本体,手球本体正面开有开口,开口内形成容置空间,容置空间上部设有2个按钮安装支架,按钮安装支架下方设有弹簧安装孔,弹簧安装孔内设有复位弹簧,弹簧安装孔下方设有2个锁舌安装架,2个锁舌安装架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锁舌,手球本体正面开口处转动连接有按钮架,按钮架上端设有2个按钮连接轴架,按钮连接轴架与按钮安装支架转动连接,2个按钮连接轴架之间设有弹簧作用板,弹簧作用板下表面与复位弹簧上端接触,弹簧作用板下方纵向设有2条接触导轨,转动锁舌外端与接触导轨接触,转动锁舌内端与换挡杆杆芯活动连接,按钮架外套设有解锁按钮。
所述按钮安装支架前部向外凸起形成按钮安装轴,按钮连接轴架中部设有按钮连接轴孔,按钮安装轴插入按钮连接轴孔内。
所述锁舌安装架前部设有2个锁舌安装轴孔,转动锁舌中部设有转轴,转轴两端插入锁舌安装轴孔内。
所述按钮安装支架下方设有限位框,按钮连接轴架下方设有2个按钮限位销,按钮限位销插入限位框内。
所述手球本体背面向内凹陷形成凹槽,凹槽上方设有装饰盖板,装饰盖板表面设有上压盖,装饰盖板与手球本体连接,上压盖与装饰盖板连接。
所述面板主体中部贯通,贯通处边缘均匀设有多个安装凹槽,安装凹槽外围均匀设有多个安装孔,档位显示面板和皮裙支架下端向下设有安装插头,安装插头位置与安装凹槽和安装孔相匹配。
所述安装凹槽和安装孔背面外端向下延伸形成限位卡块。
所述复位弹簧下端插入弹簧安装孔内进行固定,复位弹簧上端位于2个按钮安装支架之间。
所述换挡手球包括手球连接套,手球连接套与皮裙上端连接,手球本体下端插设在手球连接套内。
所述手球本体下端形成均匀分布的4个圆弧形卡头,圆弧形卡头上方均匀设有2条定位凸条,手球连接套内壁均匀设有两道凹槽,定位凸条插入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正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正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6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