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漆管道清洗系统及采用此系统清洗油漆管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76232.4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1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奎;周晓华;林科;封晓平;吉德成;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名鸿车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57 | 分类号: | B08B9/057;B08B9/032 |
代理公司: | 无锡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王威钦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漆 管道 清洗 系统 采用 方法 | ||
1.一种油漆管道系统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 回收油漆管道内的油漆,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换色阀使得第一压缩空气管道和溶剂管道交替与油漆管道相连,以实现用压缩空气将滚珠推入油漆管道后,再向油漆管道内交替通入压缩空气和溶剂,用于实现油漆管道内油漆的回收和初步清洗,控制器同时控制第二换色阀使得油漆管道与第二注漆回漆管道相连,以实现将油漆管道内的油漆回收至油漆桶内,第二传感器检测到滚珠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换色阀换向,使得油漆管道与第二压缩空气管道相连实现将滚珠接收到第二压缩空气管道内,第二传感器检测到是透明流体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换色阀再次换向,使得油漆管道与废溶剂回收桶相连,以实现溶剂的回收;
b. 准备对油漆管道清洗,步骤a中的滚珠从第一压缩空气管道到达第二压缩空气管道处后,将设置在油漆管道一端的滤芯取下;
c. 清洗油漆管道,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换色阀使得第一压缩空气管道和溶剂管道交替与油漆管道相连,以实现用溶剂对油漆管道的清洗,控制器同时控制第二换色阀使得油漆管道与废溶剂回收桶相连,以实现溶剂的回收;
d. 控制器控制第二换色阀使得第二压缩空气管道和溶剂管道交替与油漆管道相连,以实现用压缩空气将滚珠推入油漆管道后,在油漆管道内交替通入压缩空气和溶剂,实现反向清洗油漆管道,控制器同时控制第一换色阀换向,使得油漆管道与废溶剂回收桶相连,以实现反向清洗用溶剂的回收;
e. 将油漆桶中回收的油漆转移,然后清洗擦干油漆桶并放回原处;通过控制器启动与废溶剂回收桶相连的隔膜泵,控制器同时控制第一换色阀和第二换色阀换向,使得溶剂管道与分支清洗管道相连、分支清洗管道与第二注漆回漆管道相连,在隔膜泵的作用下溶剂从废溶剂回收桶流入分支清洗管道后流入第二注漆回漆管道,再由第二注漆回漆管道的另一端流回油漆桶内;
f. 控制器再次启动与废溶剂回收桶相连的隔膜泵,控制器同时控制第一换色阀和第二换色阀换向,使得溶剂管道与第一注漆回漆管道相连,在隔膜泵的作用下溶剂从废溶剂回收桶流入第一注漆回漆管道,再由第一注漆回漆管道的另一端流回油漆桶内;
g. 将步骤f中的油漆桶中的油漆溶剂混合液倒掉,然后清洗擦干油漆桶后倒入新的颜色的油漆,换色工作完成进行新颜色油漆的注漆喷漆工作,需要再换色时重复步骤a至步骤f即可完成下次换色前的油漆管道清洗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油漆管道系统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油漆管道系统包括第一换色阀和第二换色阀,第一换色阀和第二换色阀分别与油漆管道相连,且连接于油漆管道的两端口附近,第一换色阀和第二换色阀还分别与第一压缩空气管道的一端和第二压缩空气管道的一端连接,两路压缩空气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气源相连,其中一条压缩空气管道内设有滚珠,第一换色阀与第二换色阀还分别与溶剂管道的一端连接,溶剂管道的另一端与溶剂池或废溶剂回收容器连接,溶剂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抽取溶剂的第一负压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油漆管道系统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换色阀和第二换色阀上分别包括六个阀口,第一换色阀与第二换色阀的第一阀口分别与分支清洗管道的两端相连,第一换色阀与第二换色阀的第二阀口分别与压缩空气管道相连,第一换色阀与第二换色阀的第三阀口分别与废溶剂回收容器相连,第一换色阀与第二换色阀的第四阀口分别通过第一注漆回漆管道、第二注漆回漆管道与油漆桶相连,第一换色阀与第二换色阀的第五阀口分别与油漆管道相连,第一换色阀与第二换色阀的第六阀口分别与溶剂池相连,第一注漆回漆管道或第二注漆回漆管道上设有用于抽取油漆的第二负压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油漆管道系统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管道靠近油漆管道的端部内径与油漆管道内径相等,且与滚珠直径相适配,压缩空气管道其余部分的内径小于滚珠直径;所述负压泵为隔膜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漆管道系统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溶剂回收桶内设置用于检测溶剂量的液位传感器;油漆管道的靠近负压泵的端部设置用于防止杂质进入管道的滤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名鸿车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名鸿车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62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