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纯态重构的最优观测算符集的构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70179.7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1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丛爽;唐雅茹;杨靖北;李克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H03M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贾玉忠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观测 算符 量子态 纯态 量子 重构 密度矩阵 重构的 对角元素 估计状态 唯一确定 有效减少 状态估计 本征态 分类 叠加 测量 保证 | ||
1.量子纯态重构的最优观测算符集的构造方法,包括对本征态和叠加态的最优观测算符集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步骤(1.1)选定d维希尔伯特空间中的任意n比特量子纯态ρ=|ψ><ψ|,其维度d=2n,其中态矢量|ψ>满足:
其中,ci为本征态的系数其中i=1,...,d,且为d维希尔伯特空间的正交基,同时也是本征态;
步骤(1.2)选择一组由泡利矩阵构成的满秩的厄米算符作为观测算符,由d2个观测算符构成的完备观测算符集合M满足:
其中,Mj是由I,X,Y和Z的直积构成的观测算符;为二维泡利矩阵,I为单位算符,X,Y,Z为泡利算符,满足:
步骤(1.3)选定一组完备观测算符集合Μdiag对量子态的密度矩阵ρ的对角元素进行观测:根据密度矩阵中所有对角线元素之和为1的约束条件:单位矩阵组成的观测算符的观测值必然为1,不需要测量,因此密度矩阵对角元素的完备观测算符集合是由d-1个观测算符组成:
其中,M0=II...I为单位矩阵组成的观测算符;
步骤(1.4)获取观测值并对观测值进行判断以及本征态或叠加态的分类:由于本征态密度矩阵ρ中仅在对角线上有且仅有一个值为1的非零元素,通过对待估计n量子位本征态{|ei>|i=0,...,d-1}的观测,观测算符集合Μdiag中全部算符Mj的观测值一半为+1另一半为-1;如果观测值为+1,待估计本征态对角线中为1的元素所处的位置位于本次观测算符中所有对角元素为+1的位置中;如果观测值为-1,待估计本征态中为1的元素位于本次观测算符中所有对角元素为-1的位置中;这样通过一次观测算符的观测结果,可以把本征态对角元素中为1的元素所处位置的范围,从d个缩小到d/2个;通过获取n次观测算符的n个观测值,对本征态中为1的元素所处位置的范围可以缩小为d/2n=1,由此可以唯一地确定本征态中为1元素的位置,并估计出待估计的本征态ρ;只有在n次测量中,每一次观测值都是+1或-1,那么待估计量子态为本征态,只要有任何一次观测值为+1和-1之间的实数,那么待估计量子态为叠加态;
步骤(1.5)当待估计的量子纯态为本征态时,构造量子本征态重构的最优观测算符集:从完备的对角元素观测算符集合Μdiag中选择能够唯一确定出任意本征态的n个观测算符,构成一个最优观测算符集对任意本征态而言,最优观测算符集并不是唯一的,这里给出其中一种
当待估计的量子纯态为量子叠加态时,构造其最优观测算符集并根据观测值对量子叠加态进行估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选定n比特量子叠加态ρ=|ψ><ψ|,且的本征系数ci中有且仅有l个不为0,称其为“l-叠加态”,因此l-叠加态的密度矩阵ρ中共有l×l个非零元素;
步骤(2.2)对步骤(1.3)的完备观测算符集合Μdiag中除了步骤(1.4)已经测量过的n观测算符之外的其它d-n-1个算符进行观测,对l-叠加态中对角元素的总观测次数
步骤(2.3)根据所得到的d-1个算符的观测值以及对角元素之和为1,可以计算出密度矩阵ρ中的全部d个对角元素;
步骤(2.4)假设l-叠加态中有l个非零对角元素分别为:ckt=akt+ibkt,t=1,..,l,akt,bkt∈R,非对角元素有l(l-1)个,在忽略全局相位的情况下,不妨设ck1的虚部为零,所以有成立,此时未知量akt,bkt各有(l-1)个,未知数总数为2(l-1);
步骤(2.5)选择合适的观测算符集合Μnon中的观测算符Mn,n=d+1,...,d2,对非对角元素进行观测,其中观测算符集合Μnon满足:
Μnon=Μ-Μdiag-M0
由于未知数总数为2(l-1)个,故需要2(l-1)个观测算符进行观测,即非对角元素的观测次数
步骤(2.6)由上述步骤(2.1)-(2.5)可知,重构任意n比特l-叠加态(2≤l≤d)所需的最少观测次数为:
其最优观测算符集为:
其中,Μdiag是对对角元素的完备观测算符集合,为对非对角元素的观测算符集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纯态重构的最优观测算符集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4)中2(l-1)个非对角观测量的选取步骤如下:
步骤(2.4.1)找到非对角元素(即和对应的交叉位置上的元素)所对应的由I,X,Z组成的观测算符MX12,由于MX12为满秩算符,如果MX12仅测得和的值,则进行下一步,否则若MX12还测得其他t1组对角元素值则通过变换MX12中I,Z再选出t1个算符,构成{MX12,MXij,MXqp,......}t1+1,根据此t1+1个算符上的观测值,计算出等t1+1个非对角元素的实部;然后观测虚部,将{MX12,MXij,MXqp,......}t1+1中一个X变换为Y,构成对应t1+1个虚部观测算符{MY12,MYij,MYqp,......}t1+1,根据此t1+1个算符上的观测值,计算出等t1+1个非对角元素的虚部,这一步共选择2(t1+1)个观测算符;
步骤(2.4.2)根据步骤(2.4.1)中结果,剔除等t1+1个与有交叉项的对角项等,剩余与有交叉项的对角项为l-t1-2个,重复步骤(2.4.1)中步骤;直至找到全部与有交叉项的对角项对应实部虚部观测算符,共有观测算符个数为2(t1+1)+2(t2+1)+...=2(l-1)个((t1+1)+(t2+1)+...=l-1),因此非对角线的总观测次数为2(l-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701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