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氧化蒜汁户太葡萄酒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8388.8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2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凌盛唐酒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1/00 | 分类号: | C12G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2100 陕西省咸阳市杨***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葡萄酒 抗氧化 自流汁 蒜汁 浸渍 抗氧化特性 葡萄酒酿造 充分混合 传统工艺 酒精发酵 葡萄原料 稳定处理 无菌过滤 自然澄清 大蒜泥 大蒜头 压榨汁 压榨 陈酿 除梗 分选 富含 灌装 皮渣 打碎 大蒜 杀菌 发酵 生产 替代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氧化蒜汁户太葡萄酒的生产方法,其用富含营养、天然具有杀菌、抗氧化特性的大蒜替代了葡萄酒酿造传统工艺中必不可少的SO2的添加。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以下步骤:(1)户太葡萄原料分选、除梗入罐;(2)进行浸渍发酵;(3)分离自流汁,压榨皮渣,压榨汁与自流汁混合;(4)酒精发酵;(5)倒灌并添加大蒜泥,将大蒜头打碎成泥,在倒灌时添加并与葡萄酒充分混合;(6)陈酿,自然澄清;(7)稳定处理、无菌过滤、灌装。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葡萄酒酿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氧化蒜汁户太葡萄酒的生产方法。
二、背景技术:
GB15037-2006《葡萄酒》规定,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一定酒精度的发酵酒。
户太八号葡萄为陕西省选育的优良鲜食与酿酒兼用品种,主要作为优质鲜食葡萄,深加工只限于单品种干红、甜红葡萄酒的酿造。随着鲜食葡萄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量持续的增加,鲜食葡萄销售价格有所下降。并且因为鲜食葡萄不耐贮运、产业链短,不能及时销售的鲜食葡萄成了广大农民面临的重大难题。进行鲜食葡萄的深加工,开发鲜食葡萄的多用性,可以有效的调节葡萄的供求关系,延长鲜食葡萄产业链,为葡萄的综合利用提供新思路。
大蒜又称蒜头,大蒜头,胡蒜,葫等。大蒜为百合科植物的鳞茎。其性温味辛辣,大蒜的营养丰富,所含大蒜辣素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大蒜除了有助消化、健胃、消食、杀菌功能之外,还有较强的调节血脂、降胆固醇、抗凝血、抑制肿瘤细胞、降血糖、保肝、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明李时珍着《本草纲目》称:大蒜“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消痛肿,化症积肉食此其功也。”
户太八号葡萄的糖、酸含量与酿酒葡萄相似,色素含量相对较低,香味独特,结合大蒜的丰富营养及杀菌、抗氧化特性,在户太八号葡萄酿酒的工艺中,按一定比例添加大蒜泥,从而开发一种新型的抗氧化蒜汁户太葡萄酒。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氧化蒜汁户太葡萄酒的生产方法,其用富含营养、天然具有杀菌、抗氧化特性的大蒜替代了葡萄酒酿造传统工艺中必不可少的SO2的添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氧化蒜汁户太葡萄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户太葡萄原料分选、除梗入罐;(2)进行浸渍发酵;(3)分离自流汁,压榨皮渣,压榨汁与自流汁混合;(4)酒精发酵;(5)倒灌并添加大蒜泥,将大蒜头打碎成泥,在倒灌时添加并与葡萄酒充分混合;(6)陈酿,自然澄清;(7)稳定处理、无菌过滤、灌装。
所述的步骤(1),葡萄原料为陕西的户太葡萄;原料分选即去掉不好的果粒以及树叶杂质;通过除梗机,将葡萄果梗除去,并泵入发酵罐;
所述的步骤(2),在原料入罐的同时,添加活化好的活性干酵母,添加量为100mg/L,进行浸渍发酵,浸渍温度为26~28℃,在浸渍过程中每天压帽2次,浸渍时间为5天;
所述的步骤(3),先分离自流汁,再通过压榨机压榨皮渣,将压榨汁与自流汁混合,去除皮渣;
所述的步骤(4),继续进行酒精发酵,发酵温度为18~20℃;当比重降至0.996~0.992、残糖降至3g/L以下,酒精发酵结束;
所述的步骤(5),将大蒜头打碎成泥,按120mg/L的比例在葡萄原酒倒灌时添加并与葡萄酒充分混合;
所述的步骤(6),密封陈酿,在陈酿过程中每隔2个月转罐、去除沉淀,进行自然澄清;
所述的步骤(7),将澄清稳定的葡萄酒进行无菌过滤后灌装,继续进行瓶贮或贴标、装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凌盛唐酒庄有限公司,未经杨凌盛唐酒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83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