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含烟中微量生物碱和亚硝胺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62082.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5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涛;刘剑;张丽;阮艺斌;王维维;姬厚伟;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量生物碱 口含烟 亚硝胺 降烟碱 上清液 烟草特有亚硝胺 加速溶剂萃取 卷烟主流烟气 收集萃取液 特有亚硝胺 定量分析 准确度 假木贼碱 快速测定 萃取溶剂 漩涡混合 同位素 甲酰基 灵敏度 萃取液 胶基 内标 切片 萃取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口含烟中微量生物碱和亚硝胺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口含烟切片,加入萃取溶剂和氘代同位素内标,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进行萃取,收集萃取液;b)将萃取液与QuECHERS试剂漩涡混合1min~3min,以9000rpm~11000rpm的速度离心3~7min,得上清液;c)采用UPLC‑HR‑MS对上清液中的微量生物碱和烟草特有亚硝胺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方法可同时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6种微量生物碱(假木贼碱、降烟碱、麦斯明、可替宁、尼可替林和N‑甲酰基降烟碱)和4种特有亚硝胺(NNN、NNK、NAT和NAB),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选择性强,适用于批量胶基型口含烟中微量生物碱和亚硝胺的快速测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制品化学成分的理化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口含烟中微量生物碱和亚硝胺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口含烟是一类通过口腔使用的无烟气烟草制品,从配料来看,口含烟是由烟粉/烟草提取物及添加的无机盐、香料、水分、保润剂等成分组成。口含烟是一种湿或者半湿的粉末烟草制品。口含烟不经过燃烧过程,由口腔直接消费,不产生烟雾,对于公众和环境几乎无影响。但是口含烟中加入的烟粉/烟丝/烟草提取物中往往含有少量的微量生物碱(如假木贼碱、降烟碱、麦斯明、可替宁、尼可替林和N-甲酰基降烟碱)和烟草特有亚硝胺。烟草微量生物碱的含量对口含烟的内在品质和可用性具有重要影响,而N-亚硝基降烟碱(NNN)和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具有1级致癌活性,N-亚硝基新烟碱(NAT)和N-亚硝基假木贼碱(NAB)具有3级致癌活性。因此,准确测定口含烟中的烟草微量生物碱和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含量,对于保证口含烟的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迄今为止,关于口含烟中微量生物碱的含量检测鲜有报道,而关于口含烟中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借鉴传统卷烟的方法,采用HAC溶剂提取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但是口含烟和传统卷烟存在明显的差异,如胶基型口含烟含有胶基,给提取带来一定的困难,且基质更加复杂,因此传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不一定很合适;另外,同时测定口含烟中微量生物碱和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方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含烟中微量生物碱和亚硝胺的测定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口含烟中微量生物碱和亚硝胺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口含烟切片,加入萃取溶剂和氘代同位素内标,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进行萃取,收集萃取液;
b)将所述萃取液与QuECHERS试剂漩涡混合1min~3min,以9000rpm~11000rpm的速度离心3~7min,得上清液;
c)采用UPLC-HR-MS对所述上清液中的微量生物碱和烟草特有亚硝胺进行定量分析。
优选的,步骤a)所述萃取溶剂为甲醇和/或乙腈,其加入体积为15~25mL。
优选的,步骤a)所述氘代同位素内标为假木贼碱-D4、降烟碱-D4、麦斯明-D4、可替宁-D3和尼可替林-D9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步骤a)所述萃取的温度为40~120℃,时间为2min~60min。
优选的,所述UPLC-HR-MS的流动相包括流动相A和流动相B,所述流动相A为乙酸铵水溶液,所述流动相B为甲醇或乙腈;
其梯度洗脱程序设置为:0~0.5min:2%B,0.5~4min:2%→98%B,4~7min:98%B,7~8min:98%→2%B,平衡2min。
优选的,所述UPLC-HR-MS的色谱柱温度为25℃~60℃。
优选的,所述流动相的流速为0.1~0.5m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2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