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入式载药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1899.7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6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秦莉;林文娇;刘自强;张德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31/02 | 分类号: | A61L31/02;A61L31/08;A61L3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式载药 器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入式载药器械,包括含锌的基体和附着于所述含锌的基体上的活性药物层,单位面积的所述含锌的基体中,所述活性药物的含量为ρ(μg·mm‑2),单位面积的所述含锌的基体在8.3vol.%的优级纯醋酸水溶液中单位时间内腐蚀出的锌含量为p(μg·mm‑2·min‑1),所述ρ的数值与所述p的数值满足如下关系:0.1≤15p+ρ≤3.5;其中,0.005≤p≤0.14。该植入式载药器械的锌释放速率和活性药物的含量相匹配,使得植入体内后,锌和药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同时不会杀死细胞使组织发生坏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入式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入式载药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管腔狭窄治疗手段为经皮腔内管腔成形术等介入治疗手术,即通过植入式器械将已狭窄管腔扩张到正常大小。因此植入部位会发生局部损伤,在组织修复的关键期,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最为严重,当管腔组织度过修复关键期后,平滑肌增生逐渐减慢最后达到稳定。因此,可在植入式器械表面负载活性药物来有效抑制病变部位的细胞增生,保持管腔通畅,达到治疗效果,即当植入式载药器械植入人体后,活性药物释放至器械周围并被组织吸收、代谢。当组织中积累的活性药物达到某一阈值时,活性药物才能发挥药效,起到抑制细胞增生的作用。当器械携带同等药量时,若活性药物的释放速率慢,则组织中积累的活性药物的含量越低,导致无法抑制器械周围细胞增生;若活性药物的释放速率越快,组织中积累的活性药物的含量越高,容易抑制器械植入段管腔的内皮化,甚至导致正常组织细胞坏死。当活性药物的释放速度一定时,携载的活性药物量越少,则组织中积累的活性药物的含量越低,可能导致无法有效抑制器械周围细胞增生;携载的的活性药物量越多,组织中积累的活性药物的含量越高,也可能导致抑制器械植入段管腔的内皮化,甚至杀死正常细胞,同时活性药物释放时间更长,对组织的毒性可能更大。选择合适的药物释放速率,在建立有效组织活性药物浓度的基础上,载药量越小越好。
锌作为一种生物可腐蚀材料可用于制备完全可吸收器械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植入人体后发生腐蚀,锌腐蚀产物包括金属离子和固体产物。已有研究表明,锌腐蚀过程中释放出的锌腐蚀产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从而推断其可以降低器械周围组织的管腔狭窄率。但是若锌腐蚀过程中释放出过量的锌,就会杀死平滑肌细胞甚至内皮细胞和其它正常组织细胞,最后导致植入部位的组织溃烂或者坏死。
当植入式载药器械既能释放出锌也能释放出抑制血管组织增生的药物时,锌和药将会共同作用于血管组织,协同产生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增生的作用,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作用过强而产生毒性导致不良组织反应甚至组织坏死。因此,有必要针对含锌载药器械设计合理的药物释放浓度,以确保含锌植入式载药器械植入体内后,既可以使锌药协同作用达到有效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维持管腔通畅的目的;同时又不会发生组织不良反应甚至坏死的情况。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植入式载药器械,该植入式载药器械能使组织中的锌腐蚀产物浓度和活性药物浓度相匹配,实现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且不产生毒副作用的目的。
一种植入式载药器械,包括含锌的基体和附着于所述含锌的基体上的活性药物层,单位面积的所述含锌的基体中,所述活性药物的含量为ρ,所述ρ的单位为μg·mm-2,单位面积的所述含锌的基体在8.3vol.%的优级纯醋酸水溶液中单位时间内腐蚀出的锌含量为p,所述p的单位为μg·mm-2·min-1,所述ρ与所述p满足如下关系:
0.1≤15p+ρ≤3.5;其中,0.005≤p≤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含锌的基体为由锌或锌合金形成的基体;或者,所述含锌的基体包括本体及附着于所述本体上的含锌部,且所述含锌部的材料为纯锌或锌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元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618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吸收金属支架
- 下一篇:载药球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