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模块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9504.X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6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董学勤;章阳;吴超;陈家松;蒋志伟;徐运学;靳军伟;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易行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2D21/02;B60K1/04;H01M50/244;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动汽车 模块化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模块化结构,包括车身模块,骨架结构以及一体化电池盒,各车身模块的各条侧边上均设有若干个螺纹孔,利用螺栓可将相接侧边固定连接在一起,螺栓紧固之后在接口部位涂覆结构胶;所述一体化电池盒位于所述骨架结构的内侧,所述一体化电池盒包括上部盒体、电池安装托架和下部盖板,动力电池系统安装在所述电池安装托架上,所述电池安装托架安装在所述骨架结构内侧。有益效果为:利用螺栓结合结构胶的形式将车身配件组合在一起完成整体的连接,避免了焊接带来的工艺问题,可实现模块式运输;车身底部的电池盒固定安装在骨架结构上,电池盒对动力电池系统仅起密封的作用,电池盒不承载电池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模块化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车身机构一般都由底板、右侧围板、玻璃安装板、顶棚、后围板和左侧围板整体焊接而成,焊接时需要确保各组件的对准精度,在焊接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同时,焊接工艺本身会导致焊接部位配件的变形,从而降低工艺质量;这些情况都会增加车身机构的组装难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装夹具进行固定或者利用昂贵的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无疑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同时,由于焊接的难度较大,在一般的销售区很难有技术水平达到要求的师傅来完成整体的焊接过程,所以整个车身配件须在生产地由专门的技术工人整体焊接好之后再向外运输,此时,车身整体体积较大给运输造成了较大的不便,容易造成磕碰,运输成本高,减小了企业的生产利润。
另外,动力电池系统是汽车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电池动力系统为车用锂电动力电池组,电池组大多集成在电池盒内部,以电池盒为承重载体安装在汽车的底部,由于电池盒承载了电池组全部的重量且需要对内部的电池组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所以利用该形式安装电池组对电池盒的强度要求很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增加电池盒的厚度来提升电池盒的强度,但是,这种方法势必会增加电池盒的重量,同时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模块化结构,利用螺栓结合结构胶的形式将车身配件组合在一起完成整体的连接,避免了焊接带来的工艺问题,降低了组装难度和成本,可实现模块式运输,大幅度降低占用空间,运输方便;车身底部的电池盒固定安装在骨架结构上,电池盒对动力电池系统仅起密封的作用,电池盒不承载电池的重量,无需太厚,可用轻质薄型材料制成,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四周的纵梁横梁形成包围式的骨架结构,对电池组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提升了电池系统的防碰撞性能和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模块化结构,包括上部的车身模块,位于所述车身模块下端的骨架结构以及位于所述骨架结构内侧的电池盒。
所述车身模块包括底板、右侧围板、玻璃安装板、顶棚、后围板和左侧围板,在所述各车身模块的各条侧边上均设有若干个螺纹孔,相邻所述车身模块的相接侧边上的所述螺纹孔结构相同,利用螺栓可将相接侧边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螺栓紧固之后在接口部位涂覆结构胶;所述骨架结构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端的结构相同的左纵梁总成和右纵梁总成以及分别位于前、后两端的结构相同的地板前横梁和地板后横梁,所述左纵梁总成、右纵梁总成、地板前横梁和地板后横梁整体焊接在一起;所述一体化电池盒位于所述骨架结构的内侧,所述一体化电池盒包括上部盒体、位于中部的电池安装托架和下部盖板,所述上部盒体焊接在骨架结构内侧,动力电池系统安装在所述电池安装托架上,所述电池安装托架安装在所述骨架结构内侧,所述下部盖板螺接在所述上部盒体底部并做密封处理,所述电池安装托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螺接在所述左纵梁总成和所述右纵梁总成的内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纵梁总成包括纵梁主体和设在所述纵梁主体顶部的纵梁加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易行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易行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9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料干燥用滚筒
- 下一篇:一种富含偏硅酸型低垢矿泉水制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