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望远镜钢制外壳铸造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5297.0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5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蒲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华阳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B22C9/22;B22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5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成型工艺 钢制外壳 望远镜 铸造成型技术 缺陷处理 水泥支撑 制备模具 制造模具 重复利用 钢模 铸件 模具 浇筑 取出 重复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铸造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望远镜钢制外壳铸造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模型;S2、制备模具;S3、浇筑;S4、取出铸件;S5、缺陷处理。本发明采用水泥支撑模具,具有重复利用的可能性,无需重复制造模具,提高了效率,另外相比钢模成本低廉,易于实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望远镜钢制外壳铸造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又称“千里镜”。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商汉斯·利伯希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他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望远镜。160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伽利略·伽利雷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望远镜外壳是望远镜的配件,其生产过程能够采用铸造成型的方式,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砂模进行铸造,一般只能使用一次,每次铸造需要重新制作模具,较为麻烦,而采用钢模则会增加开模费用,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望远镜钢制外壳铸造成型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望远镜钢制外壳铸造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模型:完成望远镜钢制外壳的1∶1三维建模,然后使用注塑机或3D打印机加工出与三维建模形状相同的塑料模型;
S2、制备模具,其具体步骤如下:
A1、将上一步制备的塑料模型放入一个带有活动顶盖的密封箱体中,采用细铁丝将塑料模具支起,使其与密封箱体的底部之间保留10-15cm的间隙;
A2、关闭箱体,从箱体顶盖上预留的圆孔中插入直径在10-15cm的铁管,用于形成浇筑口,然后通过铁管向密封箱体内注入水泥;
A3、静置5-8天,待箱体内的水泥自然晾干,之后打开箱体取出水泥;
A4、使用切割机沿水泥块中间位置切开,使得水泥块形成上下两块,分别形成上模和下模,之后取出水泥内的塑料模型和进料用的铁管;
A5、通过雾化喷头向上、下模的型腔内表面喷涂耐高温保护涂料;
S3、浇筑:合并上下模,将金属原料烧熔从模具顶部浇筑口浇入模具;
S4、取出铸件:冷却完成后分开砂模,得到粗铸件;
S5、缺陷处理:对粗铸件进行缺陷处理,然后进行热处理,最后进行表面处理,完成望远镜外壳的铸造工艺。
优选的,缺陷处理包括整形、焊补、切割、打磨和抛光。
优选的,产品浇筑温度在1550-1600℃。
优选的,制作模具时,密封箱内埋设多个直径在5-10cm的铁棒,开箱之后取出,用于在模具内形成冷却通道,浇筑完成后,通过向冷却通道内通入循环水,达到快速冷却的目的,注意铁棒与塑料模型之间的间隙不小于10cm。
优选的,密封箱采用不锈钢制成。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望远镜钢制外壳铸造成型工艺,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水泥支撑模具,具有重复利用的可能性,无需重复制造模具,提高了效率,另外相比钢模成本低廉,易于实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华阳光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华阳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5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石膏内芯熔模型壳铸造工艺
- 下一篇:浇口套的热处理工艺及浇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