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及其进气格栅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4844.3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5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曹原;梁昌水;范明果;邬忠永;孙武海;张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8 | 分类号: | B60K11/08;B60R1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及其 格栅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的进气格栅组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进气格栅组件的汽车。
背景技术
格栅是安装在汽车上的、用于辅助发动机散热的部件,使用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组件,该系统会根据发动机的温度自动调节开合度,从而达到快速热车的效果,使发动机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最佳工作状态,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更快速的热车就意味着车内乘客能更早的吹到热风。
传统的进气格栅组件包括格栅叶片、格栅驱动装置及两端分别与格栅驱动装置和格栅叶片连接的格栅传动装置,其中,格栅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直线电机运动带动格栅传动装置运动,格栅传动装置带动格栅叶片转动,设定实现电机的运动量,实现格栅叶片角度的调节。
然而,由于格栅叶片最终通过直线电机带动转动,直线电机通过整车电瓶供电,导致调节格栅叶片角度时,消耗较多电能,进而使得进气格栅组件的功率消耗增加。
因此,如何减少进气格栅组件的功率损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的进气格栅组件,该进气格栅组件的功率损耗较少。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进气格栅组件的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进气格栅组件,包括格栅叶片及用于驱动所述格栅叶片转动的格栅驱动装置,所述格栅驱动装置包括储气罐、推块、推块安装壳体、泄气阀、气体调节阀、回位弹性件及用于带动所述格栅叶片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推块用于推动所述驱动组件压缩所述回位弹性件,所述气体调节阀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气罐和所述推块安装壳体内部连通,所述推块位于所述推块安装壳体内部,且与所述推块安装壳体内壁密封连接形成气体推动腔体,所述泄气阀与所述气体推动腔体连通,当所述回位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格栅叶片打开,当所述回位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格栅叶片关闭。
优选地,所述格栅驱动装置还包括安装筒、回位块,所述驱动组件为推杆,所述回位块和所述回位弹性件均位于所述安装筒内,所述推杆通过所述回位块与所述回位弹性件连接,所述推杆另一端与所述推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格栅驱动装置还包括缓冲弹性件,所述缓冲弹性件位于所述推块安装壳体内部,所述缓冲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块和所述推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回位弹性件和/或所述缓冲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一板件铰接的第二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上远离所述铰接端连接的连接块,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的铰接端与所述推块的推动端抵接,所述格栅驱动装置还包括,所述连接块用于带动所述格栅叶片转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回位弹性件均位于所述推块安装壳体内,所述推块安装壳体内设有供所述驱动组件转动弯曲的组件活动空间。
优选地,还包括格栅传动装置,所述格栅传动装置包括固定轴、伸缩件、活动杆及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杆和所述格栅叶片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活动杆铰接,所述固定轴相对于车体壳体固定,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格栅叶片中部铰接,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另一端相对于所述驱动组件固定,所述格栅叶片与所述连接杆均为多个,且所述格栅叶片与所述连接杆一对一对应。
优选地,还包括格栅传动装置,所述格栅传动装置包括固定轴、传动轴、传动杆、活动杆及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杆和所述格栅叶片连接的连接杆,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杆上,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套设在所述传动轴外侧,且能够在所述传动轴带动下在平面移动的条形滑槽,所述固定轴相对于车体壳体固定,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格栅叶片中部铰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另一端相对于所述驱动组件固定,所述格栅叶片与所述连接杆均为多个,且所述格栅叶片与所述连接杆一对一对应。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发动机水温和机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及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气体调节阀工作状态的阀体控制器,所述泄气阀与所述阀体控制器连接,所述阀体控制器控制所述泄气阀开闭。
一种汽车,包括空压机及与所述空压机连接的进气格栅组件,所述进气格栅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进气格栅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48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自动顶出机构的TPR注塑模具
- 下一篇:注塑机单缸注射防漏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