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渗透通量外压式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1626.4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9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常启兵;王霞;杨玉龙;杨柯;汪永清;张小珍;胡学兵;周健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02 | 分类号: | B01D71/02;B01D69/10;B01D6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李玉峰 |
地址: | 333001 江西省景***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膜层 陶瓷膜 制备 大孔支撑体 高渗透 外压式 通量 陶瓷薄片 贴膜 外压 粉体制备 厚度均匀 渗透通量 双层结构 直接制备 膜分离 小孔径 小粒径 支撑体 膜层 剥落 | ||
1.一种高渗透通量外压式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分离膜层陶瓷薄片的制备
(1-1) 根据拟制备的分离膜层的孔径选择相应粒径的陶瓷粉体,将所述陶瓷粉体与粘结剂、润滑剂、增塑剂、干燥控制剂、水混合均匀,捏炼成泥料;所述粘结剂、润滑剂、增塑剂、干燥控制剂、水的用量分别为陶瓷粉体的2~6wt%、1~5wt%、0.5~1.5wt%、1~6wt%、18~22wt%;
(1-2) 首先将所述泥料经初步辊压成厚度不大于0.5mm的基础薄片,然后将所述基础薄片、以及厚度为0.1~1mm且均匀呈柔性的有机薄膜载体分别附在辊轧机的两个辊子上一起辊压,至所述基础薄片的厚度为0.05~0.4mm;经干燥后,得到呈半干的、负载在有机薄膜载体上的分离膜层陶瓷薄片;
(2) 分离膜层陶瓷薄片的粘贴
采用水湿润所述分离膜层陶瓷薄片的表面,以形成均匀的水膜;将所述分离膜层陶瓷薄片已湿润溶胀的表面,粘贴在陶瓷膜支撑体的表面;然后外压所述有机薄膜载体,排除分离膜层陶瓷薄片与陶瓷膜支撑体之间的气体,得到已贴膜的陶瓷膜支撑体;
(3) 陶瓷膜的制备
所述已贴膜的陶瓷膜支撑体,经干燥、煅烧后,即得到具有分离膜层-支撑体双层结构、分离膜层在支撑体外表面的外压式陶瓷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透通量外压式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干燥温度为30~50℃,干燥时间为4~8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透通量外压式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干燥温度为50~150℃,干燥时间为4~8h;煅烧温度为1100~15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透通量外压式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粉体为ZrO2、Al2O3、SiO2、TiO2、SiC、堇青石、莫来石,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透通量外压式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润滑剂为甘油、石蜡、油酸、硬脂酸钠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增塑剂为聚乙烯醇-1000、聚乙烯醇-1500、聚乙烯醇-2000、聚乙烯醇-4000、聚乙烯醇-6000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干燥控制剂为甘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渗透通量外压式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薄膜载体的材料为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7.利用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高渗透通量外压式陶瓷膜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未经景德镇陶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16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乙烯醇复合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海水淡化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