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热级AB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0529.3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9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东;王月;秘兆斌;孙鹤宇;杨森;李瑀天;刘庆;张延涛;姜翠;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45/00;C08F234/00;C08F212/10;C08F220/44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祁恒 |
地址: | 12402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 脱挥 制备 混合器 高分子材料制备 耐热性 高耐热性 合金塑料 加工性能 力学性能 耐热改性 聚合物 耐热剂 脱挥器 掺混 聚酯 均衡 |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级AB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第二级脱挥器之后设置脱挥后混合器,使耐热剂与经过二级脱挥后的ABS基体聚合物进行充分掺混,以提高ABS树脂的耐热性。经过耐热改性的ABS树脂具有高耐热性能、均衡的力学性能和突出的加工性能,可以取代聚酯及其合金塑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级AB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汽车轻量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引进生产线日益增多,汽车工业对ABS树脂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并已经成为在汽车上用量最多的塑料品种之一。很多应用场合需要ABS树脂能够具有一定的耐热性、抗冲击性以及耐热阻燃性,如汽车仪表盘、综合罩格栅等部件。ABS树脂的主要生产工艺包括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法和连续本体法。其中,连续本体法是最佳的ABS树脂生产工艺,其综合性能已超过乳液接枝法产品的性能。
经研究实验表明,目前能大幅度提高ABS树脂耐热性能的最好方法是在其分子链中引入高玻璃化转变温度的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做单体。NPMI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ABS树脂的热稳定性能,在相同胶含量条件下,增加NPMI的含量,ABS产品热稳定性有明显的提升,但是NPMI含量高于一定临界值时,其热稳定性将不会变化,相反会对产品其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现有的耐热级ABS制备技术,主要是美国DOW化学公司的耐热级ABS技术。其耐热剂是在聚合阶段进行添加,即在第二级反应器与第三级反应器之间添加,完成于聚合物相转变之后进行共混来达到提高产品耐热性能的效果。但是,在聚合相转变阶段添加耐热剂,由于受反应器温度限制,耐热剂不能充分分散于聚合物中,且添加剂用量过大,成本高。在聚合相转变阶段添加耐热剂,对产品其他性能影响较大,必须通过对橡胶含量、AN含量和SAN树脂分子量进行调整来加以补偿其他性能的改变,在工艺生产操作中很难达到平衡。
因此,根据现有连续本体法ABS工艺装置的实际情况,并考虑所选取耐热剂的添加成本和对产品其它性能影响等诸多因素,需要对耐热剂的添加掺混点进行合理选择,以实现NPMI在高温的条件下与ABS物料的充分共混,以达到提高产品热稳定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耐热级AB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如何提高ABS树脂产品热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耐热级ABS树脂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基于采用连续本体法合成ABS树脂的工艺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在二级脱挥之后,将耐热剂与经过二级脱挥的ABS基体聚合物进行充分掺混,以提高ABS树脂的耐热性。
进一步地,耐热剂选用耐热改性SMIA。
进一步地,ABS基体聚合物在进行混合前的温度为220~250℃。
进一步地,耐热剂的添加量小于ABS基体聚合物进料量的0.5%。
进一步地,进行掺混时,搅拌的转数不超过38rpm。
此外,本发明提出一种耐热级ABS树脂,该ABS树脂采用上述任一项制备方法获得。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耐热级ABS树脂制备装置,该制备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的制备方法;该制备装置基于连续本体法合成ABS树脂装置进行改进,在第二级脱挥器之后设置脱挥后混合器,用于将耐热剂与经过二级脱挥后的ABS基体聚合物进行充分掺混,以提高ABS树脂的耐热性。
进一步地,脱挥后混合器中装有夹套,通过来自第二级脱挥器夹套回路的导热油保持物料的温度及粘度,使得ABS基体聚合物熔体以220~250℃的温度进入脱挥后混合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505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阻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老化跑步机塑料外壳